[健康报]广西:“嘹歌”声声唱健康
记者 唐湘利
通讯员 陈强
“戒烟又限酒,晚入眠之着”,“想要全民都健壮,防病理念要加强”……阳春三月的早晨,琅琅的“嘹歌”声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市文化公园传出。平果市以壮族“嘹歌”作为载体,组织民间歌手将《健康素养66条》编制成66条短视频,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
广西是壮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自古以来就有唱山歌的习俗。“嘹歌”是著名的壮族长篇古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有2000年的传承历史。“我基本上每天都会以‘嘹歌’的方式唱健康,提醒自己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家住平果市马头镇江滨社区莫鲁屯的王姆智阿姨说完,便对记者唱了起来。除了“嘹歌”唱健康,广西的其他健康促进活动也颇具民族特色。
壮乡文艺话健康
按照“文化﹢健康”思路,自2019年以来,广西依托“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壮族三月三·健康春之声”健康文化宣传服务月暨健康文化走基层、健康山歌擂台赛、民族医药文化传播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促进服务。
“三姐故乡起歌潮,宣传健康用歌谣。”河池市宜州区利用刘三姐文化品牌,将健康素养知识编成通俗易懂的山歌,举办山歌擂台赛、健康知识讲座网络直播、健康素养66条少儿书法大赛和健康促进活动摄影比赛等一系列宣传活动,还聘请了20位“歌王”担任健康教育宣讲员,深入乡村(社区)、学校等传唱、宣讲健康知识。
多姿多彩的壮乡文艺活动,让健康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山歌《注重环境保健康》,以及地方戏演出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文艺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在广西,就连不识字的老阿婆都能唱健康素养山歌。”广西卫生健康委宣传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健康知识技能,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还取得了良好的健康促进效果。
文化精品大联合
广西积极推进健康文化建设,2020年健康文化宣传服务月活动首次被纳入“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工作框架,以及广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主要活动安排。此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全区联合开展健康素养山歌比赛、多耶传唱等线上线下群众性健康文化活动,创作了一大批贴近健康生活、艺术感染力强的文化精品。
走进田林县的活动中,情景剧《健康下乡之“高血压漫谈”》、歌舞剧《青春母乳曲》等健康文化作品,吸引现场观众2000多人,在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的播放量超过30万人次;三江侗族自治县通过侗族多耶、侗族大歌等丰富多彩的健康文化作品,推动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为群众自觉追求。2021年,广西共举办基层健康文化活动近50场,直接服务农村群众3万多人。
与此同时,围绕群众对精神文化和健康的新期盼,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遴选一批健康文化建设咨询专家,纳入广西健康科普专家库;挖掘各地、各民族传统特色文化风俗元素,创作编排山歌、地方戏等一批丰富多彩的健康文化作品,纳入广西健康科普资源库;面向全区开展健康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并在广西云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开设活动专题及相关子栏目,遴选优秀作品进行宣传展示,线上展播推广累计阅读量达1137万人次;举办“疫情防控和健康素养知识竞答”活动,共吸引10多万人次参与。
健康活动常下乡
“经过上次医生针灸推拿治疗,我膝盖酸痛的老毛病现在好了许多,医生教我的保健方法非常实用。”近日,年近七旬的王奶奶谈起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广场举行的“壮族三月三·健康春之声”健康文化宣传服务月活动中的治疗经历,充满感激之情。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借力“壮族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健康需求和脱贫地区健康促进行动,开展相关活动,组织全区24家区直医疗卫生机构与20多个脱贫县结为对口帮扶关系,通过健康文艺汇演、科普巡讲、义诊咨询等形式,带动提高基层健康促进工作能力,形成了常态化服务乡村机制。
原文链接:http://wsjkw.gxzf.gov.cn/xwdt_49370/mtgz/t1169437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