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生蚝海”刷屏,这份捡食 + 吃法攻略快收好
2025-09-25近日,受台风“桦加沙”影响,福建漳州海滩退潮后惊现“生蚝海”,市民纷纷提着水桶赶海,有人一小时就捡了二十多斤。不少人好奇:为啥突然有这么多生蚝?原来,台风过境时,强风巨浪如巨手般冲击海底礁石区,把附着其上的生蚝成片剥离,再借着退潮水流,将它们一股脑儿地送到了岸边。而漳州沿海本就是生蚝养殖与野生分布的重叠区,此次台风路径恰好经过该海域,加之退潮时间与台风影响叠加,才造就了这场“海鲜盛宴”。不过,捡生 【详情】
省市场监管局关于食用鲜核桃的消费提示
2025-09-23核桃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坚果之一。核桃仁是核桃的主要可食用部分,富含油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以及酚酸、核黄素、褪黑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 【详情】
省市场监管局关于樱桃的消费提示
2025-09-23樱桃,是蔷薇科樱属植物果实,因其色泽诱人、甘甜多汁、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期,樱桃已陆续成熟上市,为帮助消费者安全选购、食用樱桃,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如下: 一、选购要点要牢记 一... 【详情】
省市场监管局关于食用小龙虾的消费提示
2025-09-23小龙虾,别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淡水小龙虾,是螯虾科原螯虾属动物。小龙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再搭配各种配菜调味料烹饪后,深受大众喜爱。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硒等,镁对心脏活... 【详情】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典型案例
2025-09-232025年以来,贵州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行为。现选取部分案例予以公布。 案例一:息烽县某农副产品销售店在网络销售未经检疫检验猪肉案 2025年... 【详情】
省市场监管局关于食用荔枝的消费提示
2025-09-23荔枝是夏季的特色水果,果肉晶莹多汁、甜润可口,富含维生素C和钾元素。由于荔枝保鲜期短且易变质等原因,不当储存或过量食用可能引发健康风险,为帮助消费者安全品尝新鲜荔枝,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如下: ... 【详情】
省市场监管局关于食用荸荠的消费提示
2025-09-23荸荠(bí qi)又称马蹄,俗称地栗。它皮薄肉嫩,爽脆可口,不仅含有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有“地下雪梨”以及“江南人参”的美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荸... 【详情】
整治“两超一非”守护舌尖安全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开展“两超一非”专项治理行动
2025-09-23为防范化解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以下简称“两超一非”)问题风险,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两超一非”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督促全省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 【详情】
秋季进补避坑指南:这样吃,滋补不长肉!
2025-09-22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历夏季的食欲不振、汗液流失和睡眠欠佳,身体急需补充营养。但现代人面临新困境:如何在补充元气的同时,避免秋季“体重暴击”?老辈人“以肉贴膘”的方式,如今已不合时宜。夏季基础代谢平均下降,肠胃功能相对较弱,此时突然大量摄入高脂食物,很易引发消化不良。而且现代人普遍运动不足,多余热量会直接转为内脏脂肪,加剧肥胖问题。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已超50%,盲目进补无异于火上浇油。真 【详情】
农业农村部推行分级制度,这些农产品将率先实施
2025-09-17“同样是梨,为何有的滞销烂在地里,有的却能卖出高价?”这一困扰果农多年的难题,正随着农业农村部推动的农产品质量分级改革迎来转机。农业农村部表示,将率先从水果、牛肉等产品入手,探索建立品质评价和分级标准,推动产品分级上市。大众最在意的,无疑是农产品质量分级能带来什么好处。以往选购水果、牛肉时,只能凭外观、手感或商家宣传判断品质,风味、营养等隐性指标难以直观感知。分级上市后,通过标准化手段将风味、营养 【详情】
食品标签迎数字化革命,扫一下全知道!
2025-09-08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预示着食品标签即将迎来数字化革命,消费者只需手机一扫,即可获取更全面的食品信息。一直以来,传统预包装食品的实体标签受版面限制,信息展示有限。而数字标签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通过二维码扫描,消费者可一键获取放大字体、语音播报、视频讲解的食品信息,配料来源、生产工艺、营养特性等原本因版面限制无法展示的内容,如 【详情】
食品安全周9月11日启动,今年有这些新看点
2025-09-059月11日,202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将正式启动,本次活动以“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为主题,28个部门联动发力,从司法震慑到科技赋能,从校园到餐桌,直击公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痛点。此次宣传周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将发布一批典型案例,明确法律红线;最高检深化“食药安全益路行”公益诉讼,公安部展示“昆仑—2025”专项行动成果。直指公众对食品掺假、非法添加等问题的担忧,传递出“零容忍”的监管态度。科技赋能让 【详情】
厨房“邪修”:微波炉隐藏玩法,你尝试了吗?
2025-08-202025年厨房革命中,“邪修”文化成社交平台新宠,#邪修做饭#话题播放量超4亿,微波炉凭“万物皆叮”属性成邪修神器。一、离谱却实用的微波炉邪修术主食革命:速冻饺子加热水、盖防溅盖,5分钟有水煮口感;60g荞麦面加200ml水,高火1分钟后拌酱,3分钟成低卡餐。肉类魔法:240g鸡胸肉覆湿纸巾,高火6分钟切片蘸黑胡椒海盐;带壳鲜虾正反各加热2.5分钟,虾肉弹性如油焖。极简蒸菜:杏鲍菇切片喷油撒盐,高 【详情】
泰国鸡肉进口受限后,这些隐患要警惕!
2025-08-12近日,中国海关总署宣布撤销泰国1家禽肉企业输华资质,暂停4家企业进口申报,并对另外17家工厂启动紧急核查。这一消息不仅在贸易领域引发关注,也与大众的餐桌消费息息相关。此次调整源于对泰国输华禽肉安全体系的严格审查。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巴西禽流感疫情已结束,中国仍未恢复其禽肉进口,显示出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这种“零容忍”态度,正是为了防范疫病风险,保障消费者健康。泰国是中国第三大鸡肉进口来源国,其鸡爪 【详情】
外卖平台不会告诉你的真相:为什么便宜外卖不能吃?
2025-08-08近年来,无堂食外卖店大量涌现。这类店铺凭借网络接单、无需堂食场地,规模小、成本低,吸引众多创业者。然而,其经营地址和人员变动频繁,极易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盲区。部分无堂食外卖商家为压缩成本,无视食品安全底线。后厨脏乱不堪,食材来源不明,从业人员健康证缺失,甚至使用过期食材、生熟混放,“一证多用”现象也屡见不鲜。消费者点外卖如同“开盲盒”,食品安全毫无保障。面对这一挑战,多地已展开创新监管。重庆率先出台 【详情】
湖州查获364起农村假劣食品案,快看看你中招了吗?
2025-07-18近日,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典型案例,其中12起案件甚至因情节严重已移送公安机关。在公布的案例中,长兴县某食品商行以马肉冒充驴肉销售,涉案金额达9万元;安吉县某蛋糕店擅自篡改饼干生产日期;吴兴区某烘焙工坊超范围使用添加剂;德清县姚某无证加工米粉...这些违法行为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更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湖州已查处农村食品安全违法案件364起, 【详情】
控糖党速看,国家刚批准的“神仙代糖”,热量仅为蔗糖1/5!
2025-07-03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正式批准D-阿洛酮糖等5种新食品原料、氨基肽酶等9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以及月桂酸铵等6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这意味着食品领域将迎来新变化,也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饮食选择。此次获批的D-阿洛酮糖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无花果、猕猴桃中的六碳酮糖,其能量系数仅为蔗糖的1/5,且对血糖影响极小,是糖尿病患者和控糖人群的理想代糖选择。作为国内首个通过合成生物技术获批的新原料 【详情】
盒马猕猴桃“大”有问题?氯吡脲超标事件引热议
2025-05-20近日,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抽检信息显示,南京盒马门店的即食绿心猕猴桃被检出氯吡脲超标,检验结果为0.085mg/kg,而国家标准规定值为≤0.05mg/kg。事件曝光后,盒马回应称正在处理相关批次商品。氯吡脲,俗称膨大剂,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膨大。我国允许在猕猴桃等水果中使用氯吡脲,但对其残留量有着严格限制。如果长期大量摄入含有超量氯吡脲的农产品,可能会对人体... 【详情】
180斤大汉踩不烂的西瓜,创新背后是惊喜还是噱头?
2025-04-18在2025年第十三届绿色瓜菜菌博览会上,一款新品种西瓜火出了圈,原因让人意想不到,竟是因为这瓜皮硬得超乎想象,连180斤的大汉踩上去都毫发无损!据了解,这款由山东某公司选育的品种,其果皮硬度达27 kg·cm⁻²,较传统品种提升58%,运输裂果率从10%-20%降至不足5%,常温储存期从7天延长至30天,彻底改写了西瓜“皮薄易裂”的产业困局。这一创新成果无疑为西瓜产业带来了新的可能。这种硬皮西瓜在... 【详情】
新食品原料与添加剂获批,你的餐桌即将大变样!
2025-02-142 月 10 日,国家卫健委网站传来重要消息,根据《食品安全法》,甜叶菊多酚等 5 种物质作为新食品原料、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等 8 种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聚异丁烯等 7 种物质作为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的安全性评估材料通过审查。新食品原料的审查通过,体现了我国食品产业的创新发展。甜叶菊多酚等5种物质作为新食品原料,不仅丰富了食品种类,还可能带来新的健康益处。例如,甜叶菊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