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肝补肝”是养生最大的误区?这几类人更要注意!
时间:2025-09-25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吃啥补啥”这句老话流传千年,“吃肝补肝”更是许多长辈坚信的养生法则。但现代营养学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存在不少误区。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信息员为为大家说明。
动物肝脏确实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铁元素。特别是维生素A含量惊人,每100克猪肝就能满足成年人数周的需求。对于贫血人群,肝脏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高,是补铁佳品。
然而,肝脏作为动物的解毒器官,可能残留重金属、药物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易引发慢性中毒。而且,它的胆固醇含量是瘦肉的3倍还多,过量食用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更需注意的是,过量摄入维生素A,会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长期过量还会损伤骨骼和肝脏。
以下几类人群应少吃或慎吃动物肝脏:
高尿酸、痛风患者:肝脏属于高嘌呤食物,会升高尿酸,诱发痛风;
高血压、高血脂:应控制摄入,避免胆固醇进一步升高;
孕妇和儿童:孕妇过量摄入维生素 A 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儿童消化和代谢能力弱,建议少量食用。
健康成年人每月食用1-2次,每次不超过50克较为适宜。选购时要选择色泽鲜红、表面光滑的新鲜肝脏,烹饪前务必充分清洗、彻底煮熟。
总之,科学饮食比“以形补形”更靠谱。均衡膳食、多样化摄入各种营养素,比单一追求某种食物更有利于健康。毕竟再好的食物也要适量,过犹不及。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招聘食品安全内参调研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上一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否为强制执行的标准?公众能否免费查阅?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否为强制执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