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经营许可,这5种情况不用办证!
2025-07-31最近,开水果店的张阿姨被要求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而隔壁卖预包装食品的超市却不用办,这让她很困惑:到底哪些食品经营不需要办证?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解答。其实,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对食品经营许可范围作出了重要调整,明确了五种情况可以免办食品经营许可证:1. 卖农产品:如水果店、蔬菜摊销售的生鲜农产品;2. 只卖预包装食品:超市、便利店销售的 【详情】
这些食品标签错误竟然是被允许的?
2025-07-29近日,消费者王先生在超市购买了一款饼干,发现包装上“营养成分表”写成了“营养成份表”,他向监管部门举报后,该情况被认定为标签瑕疵不予处罚。这让王先生十分疑惑:标签出错为何不算违法?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解答。《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标签瑕疵的认定标准,避免“小错重罚”。市场监管部门会结合标注内容与食品安全的关联性、商家主观过错等因素,判断是否属于瑕疵。那什么情况下会被认 【详情】
别被网购食品页面骗了!少标这几项,再便宜也可能是“坑”
2025-07-25近日,某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了一款预包装零食,收货后发现实物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与网页标注不符,险些误食过期食品。类似事件并非个例,那网购食品的标签究竟该怎么标?平台又该承担什么责任?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说明。《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网购预包装食品必须在销售页面清晰展示:食品名称、净含量、配料表、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贮存条件、生产者信息及特殊食品注册备案信息(如保健食 【详情】
散装食品没标这些信息,再便宜也不能买!
2025-07-23之前,某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了一起超市散装糕点违规销售案:商家将预包装糕点拆封后分装销售,却未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导致多名消费者食用后出现腹泻。散装食品的标签信息问题,实则关乎每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健康权。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解读最新散装食品标签管理规定。根据《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散装食品的容器或外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以下内容:食品名称:明确食品种类,避免混淆;成分或配料表:帮助 【详情】
婴幼儿奶粉标签“禁用词”清单,这些字眼出现立即退货!
2025-07-21李女士最近在母婴店挑奶粉时犯了难:一款0-6月龄婴儿配方奶粉包装上,赫然印着“含XX成分,助力宝宝大脑发育”的醒目标语。这让她险些为“功能宣传”买单,也折射出不少家长选购时的共同困惑——这些看似专业的宣传,究竟可信吗?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你解读相关新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对婴幼儿配方食品标签划出严格禁区,0-6月龄婴儿配方食品,标签上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含量声称(如“钙含量超 【详情】
保健食品包装新规大揭秘,消费者必知的选购“避坑指南”!
2025-07-16近日,王大爷在购买某保健食品时发现,包装上的“XX 牌”商标大得刺眼,产品名称却小得看不清。这种靠商标喧宾夺主、混淆产品名称的乱象,让不少消费者头疼不已。不过如今有了明确约束。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你解读相关规定。《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名称必须严格按照注册或备案名称标注,其中的商标名、通用名、属性名不仅不能拆分,字体、颜色、字号还得完全一致。对于像张大爷遇到的商标 【详情】
国家重拳整治保健品乱象:这些字必须印在包装上!
2025-07-14王阿姨最近遇到了件烦心事:她在药店购买的某款保健品,包装上写着“辅助降血糖”,说明书却只字不提相关功效。类似这样因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信息不准确而引发的消费纠纷并不少见,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就来深入解读相关新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特殊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必须与注册或备案内容完全一致。这可不是小事,若标签能随意更改,夸大功效的虚假信息就会钻空子,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权益 【详情】
食品标签漏标这行字,新规定必须这样标才合法
2025-07-10你是否遭遇过这样的糟心事:买回家的鲜奶没标明冷藏温度,在室温下放了半天就变质;扫码查看食品保质期,却发现与包装上印刷的日期不一致?食品标签是我们了解食品信息的重要窗口,标注信息清晰准确至关重要。今天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就来为大家解读相关政策。《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标注贮存条件、警示标志等核心要素,且必须严格遵循法规与国标。比如,需冷藏的食品必须标注具体温度 【详情】
食品标签上的数字暗语:你能读懂多少?
2025-07-08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你是否曾注意过包装上的产品标准代号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数字编码,实则暗藏食品安全与品质的重要信息。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深入解读这些编码背后的规定。《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对国内生产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有着明确要求。国内生产的预包装食品,需标注产品标准代号,企业可选择标注完整的“标准代号+顺序号+发布年代号”,也可简化为“标准代号+顺序号”, 【详情】
散装食品称重套路深?新规强制标注克数,再也不怕被忽悠!
2025-07-03在超市购买预包装食品时,你是否遇到过净含量标注模糊、规格信息混乱的情况?比如液态食品用质量单位标注让人摸不着头脑,礼盒装食品难以分辨单件与总量。别担心,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来大家解读食品净含量及规格标注的细化规定。《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对不同形态食品的净含量标注做出了明确规范。液态、半固态食品,像饮料、酸奶等,需用体积(如毫升、升)或质量(如克、千克)单位标示;固态食品则统一使 【详情】
分装食品配料表玩猫腻?官方出手:这些标注方式必须改!
2025-07-01在超市选购预包装食品时,查看配料表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习惯。然而,大家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有的产品标注“原料”,有的写“配料”,分装食品的配料信息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来说明配料表标注的相关规定。《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对配料表的引导词进行了统一规范。一般情况下,预包装食品必须以“配料”或“配料表”作为引导词,确保消费者能第一时间锁定关键信息。而当食品在加 【详情】
终于有人管食品包装“假地址”了!生产信息必须真实可查!
2025-06-26在超市货架前挑选预包装食品时,包装上密密麻麻的生产者信息,常常让消费者看得一头雾水。不同生产模式下,生产者信息究竟该如何准确呈现?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深入解读。《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上生产者名称、地址必须与食品生产许可证上的一致,联系方式也要真实有效。这是为确保消费者能通过标签准确找到食品的生产源头,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与生产者取得联系,维护自身权益 【详情】
纯牛肉丸必须全牛肉!新规严管名称乱象,吃货速看!
2025-06-24在超市货架前挑选食品时,你是否曾被“植物肉”“素牛排”等名称搞得晕头转向,无法立刻知晓食物本质?现在《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针对食品包装名称有了新规定。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解读。《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对于以动物源性食品原料制成的食品,若名称体现畜禽肉或动物性水产品原料,该原料必须为主要原料。若名称只体现一种原料,像“牛肉丸”,就必须100%使用牛肉;若名称体现两种以 【详情】
组合多层零食保质期咋算?新规来揭秘!
2025-06-20在超市选购食品时,你是否曾为寻找生产日期而翻遍包装?或是对多包装食品的保质期感到困惑?针对这种情况,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来说明相关规定。《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要求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到期日必须设置独立标注区域,且采用激光喷码等不易脱落的印刷方式。若标注区域不在包装主要展示面,需在显著位置标明“见包装物某部位”,如某饼干礼盒将日期标在盒底内侧,其正面就需清晰标注指引,方便消费者 【详情】
终于有人管食品包装“隐形字”!以后买零食不用再“费眼找茬”
2025-06-18在超市货架前,你是否曾为寻找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不得不凑近包装、眯起眼睛仔细辨认。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实则暗藏消费隐患。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您解读关于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强制标示规定。《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对于标示形式上,要求强制标示事项需使用与背景色对比鲜明的文字、符号等标注,尤其强调生产日期、保质期到期日必须采用 “白底黑字”等高对比度形式。通过“强制对比”,让关键信息一 【详情】
买零食先看标签?这些隐藏规则让你避开“文字游戏”陷阱!
2025-06-16在超市选购预包装食品时,消费者往往通过包装上的标签获取关键信息。然而,复杂的包装设计、五花八门的文字标识,却可能让消费者陷入信息迷雾。为此,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信息员为大家说明,标签标注位置与文字的最新规定,助您轻松读懂食品标签。《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强制标示事项必须在最小销售单元的外包装上标注,确保消费者第一时间获取核心信息。针对多层包装或多独立包装的食品 【详情】
注意!买到标注这些词的食品,官方明令禁止!
2025-06-1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选购食品时,总会依据食品包装上的标识来判断食品的品质、特性等信息。然而,市场上部分食品标识存在不规范甚至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为整治此类乱象,《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发布,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来说明其中关于食品标识标注的“禁区”。1、食品标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食品并非药品,无法对疾病起到预防与治疗作用。这一规定能够有效遏制“吃XX能降血压”等误导 【详情】
从“舌尖浪费”到“光盘盛行”,《反食品浪费法》如何发力?
2025-06-10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食品浪费现象却依旧触目惊心。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数千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数亿人一年的口粮。如何从源头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今天,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宣传员结合《反食品浪费法》为您说明。《反食品浪费法》首先在内部管理上,要求经营者建立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全流程管理制度,将反浪费纳入服务培训内容。某连锁餐饮企业引入智能库存系统,结 【详情】
30万罚款谁拍板?揭秘食品安全大额处罚的决策层级
2025-06-06在食品安全监管实践中,行政处罚的规范性与执法活动的权威性,是确保监管效能的关键支撑。近期,多地曝光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中,涉及“大额罚款权限划分”“执法阻碍处置”等问题引发关注。今天,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解读这背后的规定。关于高额罚款的决策层级,《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30万元以上罚款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决定,且具体处罚权限由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 【详情】
虚假食品检验评级:别让消费者为“黑心”信息买单!
2025-06-04在食品安全领域,检验报告和等级评定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然而,一些机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竟发布未经资质认证的检验信息,甚至据此对食品企业进行虚假评级,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详细说明相关处罚规定。《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发布未取得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信息,或利用虚假检验信息对食品企业进行等级评定的行为,都将面临严厉处罚。首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