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识背后的“五重保障”,你真的看懂了吗?

2025-04-01

在我们的日常消费生活中,产品标识是往往是我们了解产品基本信息的重要途径。那对于产品标识的内容是否有明确的要求,又是什么样的要求呢?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来为大家说明。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 【详情】

产品质量的三大关键要求,你了解多少?

2025-03-2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与各种产品打交道,从家用电器到日常用品,从食品到药品。产品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品质,更与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那关于产品质量有哪些要求呢?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调研员为大家说明。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 【详情】

产品质量检验真相:你真的了解你手中的“合格证”吗?

2025-03-26

我们日常购买和使用产品时,往往会通过产品质量检验和认证来判断其质量。这些检验和认证结果,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购买决策和消费体验。然而,这些检验和认证结果的可信度,又从何而来呢?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将为我们揭开这一谜团。《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必须依法按照有关标准,客观、公正地出具检验结果或者认证证明。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准许使用认证标志... 【详情】

《产品质量法》:当产品质量被举报,监督部门如何精准用权?

2025-03-24

在消费者日益重视产品质量的今天,任何关于产品质量的举报都可能引发广泛的关注和监管行动。那么,当产品被举报出现质量问题时,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如何准确理解和运用其职权进行查处呢?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调研员将依据相关规定,为大家进行详细说明。依据《产品质量法》规定: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一)对当事人涉... 【详情】

《产品质量法》如何重拳出击不合格产品?

2025-03-20

在当下的市场中,产品质量问题始终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议题。然而对于产品质量问题很多企业和商家往往重视度不够高,导致市场上会存在不少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那对此又有哪些规定进行管理呢?就由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深入解读。《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对于监督抽查中发现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者、销售者,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将责令其限期改正。逾... 【详情】

企业必知!质量认证,关乎生存发展的“法律密码”

2025-03-18

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为了让企业和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质量相关的法律规定,保障市场的公平有序,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宣传员为大家解读相关政策。《产品质量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家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企业可自愿向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或其授权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认证合格后获发企业质量体系认... 【详情】

收售餐厨油,不仅罚款还可能让餐馆“关门大吉”!

2025-03-14

在餐饮行业中,餐厨油的收售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收售餐厨油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扰乱了市场秩序。为帮助大家明晰其中政策法规,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调研员将为大家进行深入解读。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使用餐厨垃圾、废弃油脂等非食品原料加工成食品销售。”这意味着,如果餐馆回收油用于再次加工或销售,将构成违法行为。同样,收售未经合法许可或未遵守环保、卫... 【详情】

餐饮行业潜规则:有照无证,你的餐馆能撑多久?

2025-03-12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行业,存在着这样一个常见误区:不少人误以为只要有了营业执照,餐馆经营便毫无后顾之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除营业执照外,食品经营许可证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法定凭证,缺失它,将会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若开餐馆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将面临以下处罚:1. 没收相关物品和违法所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 【详情】

生产日期也能“作弊”?消费者维权指南来了

2025-03-11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偶尔会遇到买到食品生产日期提前的情况,这种“早产”食品不仅违背商业诚信,更可能威胁消费者健康。针对这一现象,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将结合相关政策法规,深入解读食品生产日期标注的法律要求。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食品包装必须清晰标注生产日期,且不得虚假标注。生产日期是判断食品保质期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任何篡改或虚假标注的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若消费者不幸... 【详情】

小摊贩要不要营业执照?答案让你意想不到!

2025-03-04

在日常生活中,小摊贩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和多样的商品选择。然而,关于小摊贩是否需要办理营业执照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少疑问。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为大家介绍相关政策规定。根据《个体工商户条例》规定,“无固定经营场所摊贩的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也指出,“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 【详情】

网购退货难?学会这一招,让商家乖乖赔偿!

2025-02-28

在日常网络购物中,退货遭商家拒绝的情况时有发生,消费者往往会疑惑:此时能否要求赔偿?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监督员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为您解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享有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这意味着,在商品不影响二次销售的前提下,消费者有权在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要求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若商家无正当理由拒绝退货,则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当商家拒绝履行退货... 【详情】

带你了解减肥产品“赠品”背后的猫腻!

2025-02-25

近日,一起涉及减肥产品赠品的案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两名销售者因将含有有毒、有害成分的“奶片”作为赠品,与其他正规减肥产品捆绑销售,被法院判处承担十倍惩罚性赔偿金。这一判决结果体现了我国对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坚定立场。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 【详情】

食品店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会怎样?看完你就懂!

2025-02-21

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而食品经营许可证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凭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仍有一些食品店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经营,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更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监督员对此为大家分析无证经营的严重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详情】

专业打假买过期商品索赔千元,到底合不合理?

2025-02-18

在日常消费中,消费者购买到过期商品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专业打假人,他们通过购买过期商品并要求赔偿,引发了广泛讨论。那么,专业打假人要求赔偿1000元是否合理呢?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将为大家进行政策解读。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详情】

特价不等于廉价陷阱,小心过期商品“浑水摸鱼”!

2025-02-14

在市场消费领域,常能看到商家推出特价商品,其中不乏临期商品,但偶尔也会出现过期商品混迹其中的情况。那么,用临期、过期商品当特价商品贩卖是否合规呢?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监督员为大家进行相关政策解读。临期商品,即接近保质期但尚未过期的食品,其特价销售在多数情况下是合规的。《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禁止销售临期食品。只要商家全面、真实、准确标注和宣传,明码标价,保证商品质量,保障消费... 【详情】

警惕!这些日常操作竟也算刷单行为?

2025-02-11

在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刷单”一词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刷单行为逐渐成为网络购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刷单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那么,刷单行为具体是违法了什么规定,又会受到什么处罚呢?首先,《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经营者通过组织虚假交易进行虚假或误导性商业宣传。”刷单正是通过虚构交易、编造好评,营造商品畅销假象,误导消费者,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环境,损害其他诚信商家利益... 【详情】

别被忽悠了!商家夸大宣传的法律后果大揭秘

2025-02-06

在日常消费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而进行夸大宣传的情况。无论是广告中的“最佳效果”“绝对安全”,还是销售人员的过度承诺,这些夸大宣传不仅误导消费者,还可能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损害。那么,针对夸大宣传行为,我国法律是如何进行监管的呢?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监督员将为大家详细解读相关政策。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商家通过语言、... 【详情】

小疏忽,大代价!超市员工如何避免商品过期处罚陷阱?

2025-01-24

在日常的超市运营场景中,超市商品的流转与陈列依靠众多员工的协作。此前,我们探讨过超市商品过期让员工 “背锅” 的不合理现象。那么,当确实是因员工疏忽而致使商品过期时,究竟会面临怎样的处罚?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监督员将为大家深入解读相关政策法规。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员工疏忽并非商品过期的唯一原因。超市的管理制度、培训机制、监督体系等也可能存在不足,这些因素同样可能导致商品过期问题的发生。... 【详情】

幼儿园频现劣质食品,法律红线不容触碰!

2025-01-21

在温馨和谐的幼儿园里,孩子们本应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关爱。然而,近年来频发的幼儿园使用劣质食物事件,不仅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体健康,更引发了公众对于幼儿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切关注。面对这一严峻问题,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调研员为大家深入剖析这背后的法律红线,明确相关责任与处罚措施。教育部门作为幼儿园的主管单位,一旦发现幼儿园存在使用劣质食物的情况,将立即介入,责令幼儿园进... 【详情】

惊!不足十元的过期食品,竟能索赔千元?

2025-01-17

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偶尔会在超市或便利店购买到价格较低的过期食品。面对这类情况,许多消费者可能会因为食品价格低廉而选择默默接受,甚至认为因为价格低廉而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无论是高价还是低价食品,只要其存在过期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况,消费者均有权要求赔偿。法律并未对食品的价格设定赔偿门槛,因此,即使是价格低廉的过期食品,消费者同样享有赔偿的权... 【详情】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