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肥料有奇效二氧化碳捕集剂助力巴彦淖尔农业发展

2017-08-14

“第一次听说这种肥料,抱着怀疑的心态尝试,没想到效果这么好,使用简便,还少花钱”。近日,光碳生态公司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推广新型肥料“二氧化碳捕集剂”引来农户感慨。据悉,本次推广首先在向日葵、蜜瓜、籽瓜等作物上进行大量实验示范,并与传统施肥 【详情】

西藏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7-08-14

9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了解,2017年,西藏自治区共有17个项目被列入该年度自治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项目计划,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详情】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三农爱心行实践队走访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深

2017-08-12

8月3日,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三农爱心行实践队走访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深入农户进行调研工作。当日因受台风影响,大雨来临,实践队员一度因雨势过大停下避雨。 在避雨之际,我们看见了正坐在门口剥花生的李奶奶。于是我们主动提出帮奶奶剥花生。奶奶笑着为我 【详情】

第一书记张颖:主动融入群众 当好“村里人”

2017-08-11

张书记,你来了啊,我专门给你留了一盘鸡蛋,一会你带走。刚到袁锡德家,袁锡德就要送张颖鸡蛋,通过和袁锡德老人的聊天得知,今年年初老人想养鸡,但没有资金购买鸡苗,张颖得知这个情况后,自掏腰包为老人赞助了500元的启动资金,如今老人养的90多只鸡已经 【详情】

树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丰碑

2017-08-11

李长庆(中)在口头坪村开展贫困户核查工作。(资料照片) 2017年4月24日,一个让口头坪村干部群众永远刻骨铭记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山阳县王阎镇下派到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李长庆,和往常一样,又一次来到村上,与镇领导、包村干部一起到新规划的香菇扶贫 【详情】

看杨官寨村如何激活273亩土地资源

2017-08-11

2003年,因泾河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杨官寨村被征地5500多亩,只留下经营性建设用地273亩,由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变成了园中村。依托园区,杨官寨村集体通过清产核资、资格界定、资产量化、股权设置、收益分配等环节,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发展门面租赁、餐饮零售、娱 【详情】

农业"黑科技":智能化无土栽培生机盎然

2017-08-11

沃圃生技术员在检查无土栽培西红柿生长情况。(付长超摄) 大棚内干净整洁,土壤被椰糠代替,施肥、灌溉、调温控湿由电脑和各种传感器自动控制,只见一串串通红透亮的西红柿悬挂枝头在位于北京大兴区的沃圃生农业示范园,记者深深体验到农业科技带给人的震撼 【详情】

农民日报评论:让精准扶贫实现“准中更准”

2017-08-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深度贫困地区区域发展必须围绕精准扶贫发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在脱贫攻坚进入破解深度贫困的新 【详情】

秦岭深处“扶贫书记” 侯军:有动力才能真脱贫

2017-08-11

夜深人静,地处秦岭腹地的陕西省宝鸡市凤县西山村安然熟睡,漆黑的村庄里,村委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第一书记侯军正赶着填写工作台账。他在主要实绩一栏中写道:协调安装太阳能路灯,解决群众夜间出行难题,实现本村路灯零的突破。 对西山村群众而言,侯军不 【详情】

让绿色农产品叫好又叫座

2017-08-11

绿色、有机农产品颇受市场追捧。然而,一方面,不少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的绿色农产品遭遇了产品难被认可、优质不优价的尴尬;另一方面,一些消费者愿意花高价买有机农产品却对买到的产品不放心,面临无处去买的难题。绿色农产品如何叫好又叫座、优质也优价? 绿 【详情】

提振消费信心让谣言无处遁形

2017-08-11

近年来,不时涌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不断冲击着消费者的神经。从草莓致癌到塑料大米,这些谣言的传播几乎都重复着同样的路径:谣言出现消费者恐慌专家辟谣谣言再现消费者再恐慌。 伤农谣言为何屡辟不止?究其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大 【详情】

农业部辟谣农产品的十大谣言

2017-08-11

伙伴们是不是都看过朋友圈的微信:这个不能吃了啊!,推送内容有理有据,十分吓人。 从速生鸡到猪肉钩虫、无籽葡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社会神经,引发了消费者恐慌。 这些谣言,不光对消费者有杀伤力,还对农民朋友的生计产生很大影响。 【详情】

一条“食品链”串起的农产品安全

2017-08-11

在小农户仍然是我国农业生产主体的今天,如何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控可追溯?有没有一条能让种植者、收购加工方、批发和零售商、消费者共赢,又能同时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利益的道路? 日前,记者随环境记协到山东烟台苹果产区考察食品链合作 【详情】

一家一块地 不种“绺绺田”

2017-08-11

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直到今年春季,50多岁的姚奎华才感到种地真过瘾。 姚奎华是榆林市榆阳区孟家湾乡三道河则村的村民,家里5口人,有16亩地。此前,16亩地分了18块,全部种完,至少要半个多月,还得3个人好好忙,不耽误。今年成为一块田后,机械化作业, 【详情】

西瓜打针、香蕉有毒?这都是谣言

2017-08-11

猪肉里有钩虫,油炸不熟?香蕉浸泡不明液体,吃了有毒?从速生鸡到空心草莓,从有毒香蕉到问题葡萄,耸人听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谣言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大众的神经,也由此引起农产品销量骤减、价格下跌,对相关产业造成严重影响。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近日, 【详情】

让每条河都脱胎换骨

2017-08-11

从西安出发,沿渭河大堤一路向西,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看到一块蓝色的公示牌,上面清晰地写着各级河长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明确标注着河长的职责。 今年,伴随着河长制在全省的全面推行,从大江大河到支流小河,陕西的每条河流逐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管护责任人,开 【详情】

裴建国养兔脱贫记

2017-08-11

只要找准路子,扑下身子干,靠养兔脱贫致富不是梦。日前,摘掉贫困户帽子的裴建国深有感触地说。 49岁的裴建国是乾县新阳镇咸阳村农民,小时候因一场事故造成腿部残疾,行走不便,更干不了重活;家中还有一位74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近两年日子过得很艰难。 【详情】

宝鸡:产业扶贫助力脱贫不返贫

2017-08-11

扶贫不是每户给个5万元就能办成了,还必须要有能使村民稳定增收的产业,这样才能帮助村民实现稳定脱贫再不返贫。麟游县九成宫镇御驾塬村党支部书记吕锁怀带领20户贫困户成立十户一体养鸡互助组,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致富有了新盼头。 盛夏时节,比天气更 【详情】

宝塔区:政企携手为贫困户解忧愁

2017-08-11

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南庄河村村民谢加鸿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夫妻二人种着40亩苹果,一年能有七八万元收入,还捎带着帮别人卖苹果,每年收益也不少。两个孩子学习成绩都不错,老大前年顺利考上了大学。然而,去年12月的一场车祸,让这个47岁的汉子永远地躺在了 【详情】

今年瓜价为啥便宜了?

2017-08-11

袁景智摄 夏天吃西瓜最解暑,最近温度不断升高,按理说西瓜价格应该高,没想到今年一上市价格就这么低。家住西安市建东街省建三公司家属院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西瓜贵,一斤至少在两块五以上,我没咋买,今年一斤才卖一块多,可以放开吃! 1销路不畅价格下 【详情】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