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上半年全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上半年全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为切实监督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各级党委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推动相关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保障全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按照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及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安排,我区持续开展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果。现就2019年上半年食品安全抽检数据汇总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9年上半年,全区对31大类共8013批次食品进行了抽检监测。其中,监督抽检7978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257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6.78%;风险监测样品795批次,发现问题样品1批次,问题样品发现率为0.13%。
二、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一)各环节抽检情况。生产环节抽检监测对象多为自治区确定的重点企业(部分样品为原料、半成品和待检区产品)。监督抽检样品1614批次,不合格样品40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97.52%;风险监测样品202批次样品,发现问题样品1批次,问题样品发现率为0.50%。
流通环节抽检监测对象多为自治区确认的重点企业在流通环节销售的食品以及超市、农贸市场等销售的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样品4860批次,不合格样品83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98.29%;风险监测样品488批次,未发现问题样品。抽样场所主要为大众消费量较高的场所。抽检不合格样品原因:一是贮藏不当所造成;二是生产环节带入,比如因生产过程控制不严格,导致调味料中金属污染物不合格等。
餐饮环节抽检监测对象为校园周边餐馆、学校和托幼机构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购进原料及自制发酵面制品等。监督抽检样品1504批次,不合格样品134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1.09%;风险监测样品105批次,未发现问题样品。
表1:各环节监督抽检情况
(二)各盟市食品检测情况。12个盟市行政区域内赤峰市(2777批次)、巴彦淖尔市(2059批次)、呼和浩特市(1741批次)、包头市(731批次)抽检量较大。监督抽检食品不合格率较高的盟市有鄂尔多斯市(7.91%)、呼伦贝尔市(6.82%)、赤峰市(5.01%)。
(三)各类食品检测情况。在上半年抽检的31类食品中,抽检监测大众消费量大的粮食加工品共1238批次,占总抽样量的15.45%,监督抽检样品1238批次,不合格7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9.43%。
抽检监测内蒙古特色产品肉制品和乳制品共852批次,占总抽样量的10.63%,其中肉制品监督抽检样品705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98.87%,风险监测样品36批次,未发现问题样品;乳制品监督抽检样品147批次,未检出不合格样品,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为100.00%。
监督抽检样品合格率较低的食品主要有:其他食品(餐饮具、食盐)、淀粉及淀粉制品、蜂产品、餐饮食品、方便食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罐头、水果制品、蔬菜制品、饮料,监督抽检样品不合格率分别为25.26%、19.50%、14.29%、11.92%、7.89%、6.37%、5.00%、3.85%、3.45%、2.41%。
表3:各类食品监督抽检情况
(四)各业态抽检情况。上半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涉及23种业态,但监督抽检过程中有6种业态发现不合格样品。不合格样品所占比例较高的场所是机关食堂、学校/托幼食堂、企事业单位食堂、小型餐馆、特大型餐馆、大型餐馆、中型餐馆、菜市场、小吃店,不合格率分别为16.67%、14.35%、14.29%、8.02%、7.89%、7.47%、6.90%、6.25%、6.25%。
表4:各业态监督抽检情况
三、不合格项目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食品检验项目看,不合格率较高的项目主要是:其他污染物不符合规定,如餐饮食品中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微生物,如餐饮食品和肉制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重金属,淀粉及淀粉制品中的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品质指标,如酒类酒精度不合格等。
表5:各类食品不合格项次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增强抽检科学统筹。针对本阶段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下一步对本阶段抽检样本量不足以及不合格率较高的品种、业态、区域要加大抽检力度。
(二)认真做好核查处置,探索排除隐患方法。对抽检监测中发现的普发性问题,如调味料重金属污染问题,应深入分析不合格产品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办法和途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落实。
(三)规范抽检信息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进一步完善常态化公布机制,实现自治区与盟市、旗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统一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公示体系,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信息交流预警,深化抽检结果运用。各级市场监督管理局要针对食品抽检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做好与相关部门、企业和消费者的风险研判和信息交流,消除消费者的心理恐慌,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