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他终于实现了心愿
伴着血液分离机的咔哒声,造血干细胞缓缓输出,它们不仅充满着活力,更充满着生的希望。近期,在福建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间,一场生命接力顺利进行。相隔5年,福建省血液中心第二位工作人员成功捐献干细胞,为一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的火种”。
5年间,一个单位相继有两名工作人员在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顺利挽救两个生命,极为鲜见。而对36岁的邱炫德来说,自2009年7月5日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至今已快13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许下的“能帮得上别人尽量帮”的心愿。
今年2月,正在单位上班的邱炫德,接到了福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电话里,他被告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的HLA低分辨型相合。当福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动员他捐献时,他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您好!素未谋面的恩人,或者说素未谋面的哥哥。提起笔写这封感谢信的时候,有千言万语又不知如何说起……”在得知与邱炫德配型成功,并可以接受造血干细胞捐赠后,受捐者家属寄来了一封感谢信。读完这封信,邱炫德感受到了一个远在千里外的患者对生的渴望,也更坚定了自己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初衷。
3月,抽血进行高分辨检测,做捐献前的体检。4月18日,邱炫德入住福建省肿瘤医院并签署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开始为期4天的“动员”。前3天,他每天上下午各打一支动员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增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数量。第4天上午,邱炫德注射完最后一针动员剂后,开始捐献造血干细胞。
4月21日,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邱炫德成功捐献了200余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这袋“生命的火种”将跨越千里,运往省外,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作为血液中心的一员,我们更了解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挽救生命有多么重要。”邱炫德说。从2004年至今,他已献血24次,累计捐献全血6200毫升、单采血小板8治疗量。
和邱炫德一样,福建省血液中心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而每当血液库存告急时,血站员工也总是率先撸起袖子。经统计,福建省血液中心职工献血比例高达90%,累计120人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中心荣获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
《健康报》5月6日第3版 记者 朱成玲 通讯员 黄淑萍
原文链接:http://wjw.fujian.gov.cn/xxgk/gzdt/mtbd/202205/t20220506_5903878.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