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把方舱医院变成患者温暖的“家”
“在方舱医院里,我得到了很好的照料,战胜了病魔,从当初忐忑不安抗拒入院,到病愈后的喜悦,然后又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方舱医院。”近日,一名出院患者在给安徽援沪医疗队的感谢信里这样写道。
4月2日安徽援沪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上海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以来,累计收治感染者已超万例,无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截至5月16日,已出舱9236人。“舱内始终保持平稳高效运转,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安徽省援沪医疗队副总领队汪天平表示。
乡音为媒,保诊疗顺畅
“从4月2日入驻到4月4日顺利收治首批患者。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功不可没。”汪天平说,新华医院除了派出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外,还在第一时间组建并派出两支“方言小分队”。两支方言小分队各有侧重,第一支侧重于兼懂上海方言与安徽方言;第二支则更多地侧重崇明话。
这两支“方言小分队”在崇明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内与安徽援沪医疗队共同翻班、值守,成为连接上海医疗队、阳性感染者以及安徽医疗队的强力纽带。志愿者小分队成员除了翻译,也承担着服务患者、组建志愿者团队的任务。新华医院病理科陈磊医生即其中一名“方言小分队”成员,家乡就在安徽,4月3日起在舱内上岗工作,他还遇到了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老师、同学。
除此之外,和外籍人士交流有困难,新华医院就组织硕士博士进舱当翻译;援沪医疗队员过生日,新华医院费尽心机准备礼物;为缓解医务人员工作压力,新华医院还精心打造了医护驿站。新华医院副院长潘曙明介绍,新华医院负责统筹协调,安徽省援沪医疗队负责临床诊疗。他说:“大家共同值守,多方齐心协力。我们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确保一线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让大家安心放心救治病患。”
齐心协力,保物资供应
除了新华医院,上海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业主单位,也在方舱医院建设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疫情管控期间,光明集团迅速招募集结300多名保洁、保安人员。他们在危险面前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经过紧急的岗前院感培训,就进舱上岗了。
汪天平表示,他们承担了方舱医院保洁、消杀、清理生活和医废垃圾等工作,不仅是最脏最累的工作,也是最危险的工作,舱内平均每天产生垃圾5-6吨,最多的时候超过10吨。
上海全域静止期间,方舱医院的物资运送效率难免受到影响,加之前期舱内的盒饭需要从近百公里的宝山运过来。有一天负责运输的驾驶员,因前一天核酸检测迟了,导致检查结果未及时上传,在运送途中被检查点拦下,“没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不能通行”。光明负责后勤保障的总经理邱红霞,得知此事,万分焦急,一面打电话联系有关领导和部门,一面应急安排驾驶员接力运输。但当天盒饭数量少了几百份。不够的额度怎么补?“我们先送面包点心进去救急,起码不能让患者饿肚子。关键时刻发挥政府兜底作用,崇明区政府火速组织盒饭供应。”汪天平表示。
安徽援沪医疗队总领队杨绪斌表示:“方舱的运行比拼的就是物资保障,有了光明集团强大后盾,支撑着安徽医疗团队快速进入状态。”
栉风沐雨,保医患安全
安全是后勤保障的重中之重,一下子聚集上千人的方舱医院,公共安全和消防安全不能有一丁点的疏忽大意。当地公安和消防部门克服重重困难,指派专人进舱值班,及时消除了多起安全隐患,在幕后默默支撑方舱平安稳定运行。
4月13日,上海暴雨。方舱内出现了40多处漏水,后勤保障团队第一时间排摸漏水点位、区域,冒着倾盆大雨,爬上建筑顶棚覆盖彩条布,同时对一些相对严重的漏水、渗水区域,紧急采取沙袋填埋等措施。
同时,舱内的医护人员,紧急腾挪漏水区域床位,重新安顿患者。“那夜患者满意,我们医护人员,也没有因为突发状况,出现院感暴露等现象,保障了正常诊疗环境和秩序。”方舱医院院长张泓说。
4月25日,上海又一次暴雨,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防火监督科科长朱伟彻夜值守,巡逻、监督、检查,和伙伴们共同守护方舱医院平稳度过了这次暴雨天。
此外,方舱里还开起了科普小课堂,不仅有健康知识科普,还有驻舱消防、公安和志愿者共同组织开展的现场消防培训。驻舱消防教官给患者宣讲消防安全知识,以及防灾减灾知识普及。
据悉,复兴馆方舱医院还是外籍感染人员的定点方舱,截至目前,已累计收治来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感染者。从当初的不理解到理解,从不配合到主动成为志愿者,很多人在出舱时都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留下了感谢信。安徽援沪医疗队已收到各类感谢信上百封。
目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组和上海市已将复兴馆方舱医院作为全市4家保留的方舱之一。国务院、国家卫健委、上海市委、市政府等领导多次来崇明指导调研,对复兴馆方舱医院给予充分肯定,称赞为标杆方舱。
安徽省援沪医疗队每一位队员都倾情守“沪”,竭尽全力为每一位患者打造“最暖方舱”。张泓表示,“在方舱,我们医护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既是医嘱执行者、健康教育者、生活照顾者、患者倾诉者,也是各项工作的沟通协调者。无论哪种角色,我们团队每一个人,都把青春的汗水挥洒‘疫’线前方,把方舱医院变成患者温暖的‘家’。”
原文链接:http://wjw.ah.gov.cn/xwzx/mtjj/562622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