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点赞安徽宣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护佑生命健康,一个都不能少
“尽最大努力防止更多群众被感染,尽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
“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一场规模空前、举全国之力的生命救援随之展开。
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全力护佑。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所说:“在人与病毒的斗争中,最高的人权就是人的生命,是健康的生命。”
病毒变异,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变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却从未动摇。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坚持动态清零,全力遏制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这是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生动写照,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理念的最好诠释。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今天的中国,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健康权,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以前看病要进城,到了医院还要排队。现在在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就能享受到好的医疗服务。”今年54岁的李翠凤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向阳街道板桥村村民,谈到近年来生活中的可喜变化,她首先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点赞,说那里的医生懂医术,也懂患者。
2021年10月,宣州区启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应用于全区19家乡镇卫生院、9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8家村卫生室、2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共228家基层医疗机构。利用智能辅诊系统,医生既可以看到患者的既往病例、用药处方,还可以连线上级医院开展会诊。“我们卫生室的门诊量由原来的每月近600人次,增加到每月超900人次。卫生室的医疗服务水平提高了,就可以让村民们少些奔波,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宣州区狸桥镇慈溪村卫生室村医陶生福说。
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短板,是我国持续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一环。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建成县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万个、乡镇卫生院3.5万个、村卫生室59.9万个,实现了县、乡、村全覆盖。同时,对贫困患者实行了精准分类救治,截至2020年年底累计救治2000多万人。
原文链接:http://wjw.ah.gov.cn/xwzx/mtjj/562804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