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必看,北京市场监管局教你识别餐桌隐形杀手!
时间:2024-08-06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8月6日发布了一则重要提示,要求食品经营者不能售卖织纹螺,同时提示消费者不要食用织纹螺。这不仅是对食品经营者的一次严格规范,更是对广大消费者的一次深刻提醒:食品安全无小事,远离织纹螺,守护健康生命线。
织纹螺,这一以海丝螺、海蛳螺、麦螺或白螺等俗称广为人知的海洋生物,其外形小巧精致,尾部尖细,长度与宽度仅相当于一枚指甲盖,极易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诱人”佳肴。然而,食用织纹螺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其症状包括头晕目眩、剧烈呕吐,以及口唇和手指的麻木感,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生命威胁。
回顾历史,原卫生部早在2012年就发布了《关于预防织纹螺食物中毒的公告》(2012年第13号公告),明确指出了织纹螺的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也在2016年发布了《关于织纹螺销售有关问题的复函》(食药监办食监二函〔2016〕528号),进一步强调了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严格规定。这些政策的出台,旨在从源头上切断织纹螺流入市场的途径,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此次发布的食品安全风险提示,无疑是对这一政策精神的再次重申和强化。它不仅要求食品经营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售卖织纹螺,更向广大消费者发出了明确的警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坚决不购买、不食用织纹螺,以免发生中毒事件。
上一篇:实景模拟+互动体验:川渝联合开展2024 农村集体聚餐较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 实景模拟+互动体验:川渝联合开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