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知识58:销售超过保质期的奶粉及全部奶酪被查获
时间:2023-03-16
来源:食品安全内参编辑部
作者:钊琨
销售超过保质期的奶粉及全部奶酪被查获
2016年1月,时任被告单位上海某国际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的被告人王某在得知公司部分奶粉、奶酪已经过期后,将该批奶粉、奶酪销售给孙某经营的公司。2016年1月15日,上海某国际有限公司将存放公司仓库内的超过保质期的新西兰恒天然全脂奶粉8330袋(25KG/袋),以及超过保质期的新西兰恒天然切达奶酪269箱(20KG/箱)交付给孙某(另案处理)经营的公司,销售金额共计295万余元。
2016年4月,超过保质期的奶粉及全部奶酪被执法部门查获,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单位上海某国际有限公司及被告人王某为牟取非法利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以超过保质期的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进行销售,销售金额达295万余元,其行为均构成销售伪劣产品罪,应依法惩处。
据此,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被告单位上海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罚金人民币300万元;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0万元。
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非法逐利,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食品生产食品,或者以更改生产日期、保质期、改换包装等方式继续出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食品。
此类行为因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因而被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但实践中仍屡禁不止,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对此,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食品生产的食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回收食品,因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应认定为不合格产品。
关注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带您了解更多食安知识!
上一篇:食安知识57:非法牟利给待宰生猪打药注水被处罚 食安知识57:非法牟利给待宰生猪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