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点播要先学会敬畏规则
2020-07-08因认为爱奇艺在其运营的平台上,对包括某自制剧在内的剧集实行“付费提前点播”,侵犯其身为黄金VIP会员的消费者合法权益,律师吴某将爱奇艺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6月2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并当庭宣判,认定“付费提前点播”损害原告会员权益。 “ 【详情】
直播带货要带标更要带法
2020-07-08据媒体报道,经中国商业联合会下达计划,中商联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将牵头起草行业内首部全国性社团标准 《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这意味着首部全国性直播电商行业标准不久后将出台,以此让直播带货有规可循。 【详情】
不能任由个人隐私在APP偷窥前裸奔
2020-07-08近日,据民众反映,自己的手机升级系统后,增加了APP隐私记录功能,这项功能可以记录手机上安装的APP访问个人信息的过程。使用几天后他发现,自己手机上安装的很多APP存在频繁自启动,访问、读取手机信息的现象。其中一款移动教学软件十几分钟访问手机照片和 【详情】
警惕借免费网课推广网游
2020-07-08近日,一些网络平台利用免费提供的网课渠道,向未成年人推广网络游戏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在一些所谓免费的网课中,有大量被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 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在家上网课成为绝大多数学生的不二选择。很多网络平台也专门为学生开辟了网课频道,这 【详情】
朋友圈广告应有一键关闭功能
2020-07-082015年1月,微信正式上线朋友圈商业广告功能,从此,朋友圈广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不管你想要还是不想要,它都如影随形,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但实际上,真正需要朋友圈广告的人寥寥无几,吐槽广告太多的人却比比皆是。还有很多网友发现,微信朋友 【详情】
朋友圈转发最字广告被罚是严肃普法
2020-07-08全球“最好”的榴莲?这种宣传语出现在朋友圈里可能涉嫌违法。近日,浙江省宁波慈溪市市场监管局处理了两起使用绝对化宣传用语的案件。一则是2月25日通过“某客服1号”发布介绍榴莲的广告,存在 “全球最好的榴莲……这个冬天最好吃榴莲了”广告字样;另一则是 【详情】
依法严管医美APP美丽陷阱
2020-07-08随着“颜值经济”不断升温,整形、医美成为不少爱美人士的选择,医美APP平台应运而生。然而,不少用户表示,一旦进入医美APP便成了商家“精准围猎”的目标,所有浏览内容都与商业紧紧绑定。再加上平台对入驻商家、发布内容审查把关不严,为不正规的从业者提 【详情】
别用数据注水去浇直播带火
2020-07-0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电商直播经济风潮成为最近火爆的经济热点,前有薇娅、李佳琦等网红主播顺利“出圈”,后有罗永浩、董明珠等企业家的追逐,直播带货俨然成了今年最热闹的风口。据艾媒咨询数据,国内直播电商市场规模从2017年190亿元迅速增长 【详情】
网络痕迹不能被资源共享
2020-07-08近日,爱奇艺在“超前点播案”败诉后,又被指侵犯隐私:在案件庭审中提交了原告用户吴先生的观影记录,被当事人公开质疑。观影记录、打车轨迹、搜索记录、购物清单……人们在网络空间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每一次屏幕停留、指尖操作,都会被存储为数据形态的痕 【详情】
电动平衡车管理须关口前移
2020-07-08伴随着身体的俯仰生姿,脚下的“风火轮”不时前进后退,驾驶者甚至还自顾自低头玩手机……随着电动平衡车逐日增多,这样的画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炫酷、便捷、小巧,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环保要求,电动平衡车成为潮流新宠。有的父母将电动平衡车 【详情】
银行理财,别让人看不懂
2020-07-08银行不能把理财产品销售业绩作为唯一目标,而是要帮助投资者充分认识各类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投资方向、损失范围,帮助不同投资者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明明白白去投资 “3天跌1.36%”“一觉醒来少了1万5”,最近,某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在临近开放日 【详情】
评论:提振消费信心,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购物节
2020-07-08原标题:【社评】提振消费信心,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购物节 一次购物节只有一天,但争取消费者的努力则在日常每一天。防控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之下,提振消费信心非一日之功。我们期待一个购物节能带来消费的“回血”,更期待营造一个规范的消费生态,为拉动消费回 【详情】
消费遇“坑” 辽宁法官以案说法教你维权
2020-07-08中国消费者报报道(王伟宁 记者 王文郁)记者近日获悉,2015年以来,辽宁省法院系统共审结各类“毒”食、假药犯罪案件813件。目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在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证据审查与法律适用的规定》,加大力度守护人民 【详情】
长三角地区联合公布12起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
2020-07-08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刘浩)为增强广大经营者诚信经营意识,引导消费者树立依法维权观念,3月20日,长三角地区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发布12起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包括上海晶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权案、宁波奉化查处早产超范围使用 【详情】
买到假茅台 法院判食品店“退一赔十”
2020-07-08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王长鹏 记者 刘浩)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涉茅台酒买卖合同纠纷,二审认定食品店销售假茅台的行为属于“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维持一审关于食品店赔偿十倍货款的判决。 家里来客人的时候,总要喝点酒水饮 【详情】
非洲酸枝木冒充红木销售 消费者维权获“退一赔三”
2020-07-08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红木家具因其优质的选材一直都是很多消费者青睐的对象,但市场上的红木家具品牌繁多、良莠不齐,消费者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受骗。近日,李先生就因为购买的红木家具出现了质量问题,将厂商告上了法庭。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二 【详情】
餐饮业自救不宜仓促涨价
2020-07-08近日,一些知名餐饮企业上调部分菜品价格在网上引发热议。网民表示,特殊时期餐饮企业涨价情有可原,但应慎重评估市场并把握适度原则,切莫仓促涨价、跟风涨价,以免打击消费者的消费热情,给市场恢复和自身经营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网民“魏文彪”指出,由 【详情】
买到“早产”电池!是打码失误还是行业潜规则
2020-07-08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余知都)“以前只听说过食品有‘早产儿’,没想到我买的电池也是‘早产’。我实在想不明白,电池为何要把生产日期往后标?”日前,家住湖南长沙县泉塘街道的王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湖南记者站投诉,反映他买到了“早产”电池。记者随 【详情】
餐饮涨价消费者态度不一
2020-07-08目前,餐饮业正陆续恢复堂食,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堂食就餐密度明显降低。面对成本压力,有的商家直接提价,有的商家偷偷缩减菜品分量。有网友称:“还没开始报复性消费,就迎来了报复性涨价? 币灿腥巳衔??巯鲁杀径荚谡牵?》?羌劭梢岳斫狻? @Mr.Incredi 【详情】
给钱就能”拉流水” 这些银行里的个人金融信息“漏洞”该咋堵?
2020-07-085月9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通报:2020年3月,中信银行在未经客户本人授权的情况下,向第三方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交易明细,违背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涉嫌违法违规,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中信银行启动立案调查程序,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给钱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