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食品怎么选?这四要点必须知道!

时间:2025-08-11 来源:食安内参编辑部 作者:

近年来,“药食同源”概念大火,养生茶饮、功能性零食等层出不穷。但最近王女士却犯了嘀咕:“听说茯苓能祛湿,可我吃了两周茯苓饼,反而有点胃胀气,这些东西真的安全吗?”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为大家说明。

药食同源理念源于传统医学,像枸杞、山药、山楂等,既是食材又有滋补功效,安全性经千年实践验证。但传统医学也强调“辨证施食”,体质虚寒者不宜多饮菊花茶,糖尿病患者需慎食含蜂蜜制品。

药食同源食品怎么选?这四要点必须知道!

现代工艺为改善口感,采用风味调和技术,把药食同源产品制成糖果、饮料等。但新问题也随之而来,部分商家为追求口感添加过量糖分,让“养生品”变高糖负担;还有的因原料处理不当,可能存在农残或重金属隐患。

其实,药食同源食品的安全性,关键在适配。像山楂能消食,但空腹多吃可能胃痛;金银花适合热性体质,体寒者饮用易腹泻。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药食同源目录(如百合、八角等),都经过长期验证的安全范围,但即便如此,也不适合所有人长期大量食用。

小政在此教大家科学选购四步法:

看标识:认准“药食同源”目录内的原料

查体质:中医辨证后选择适合的品类

控剂量:不超过推荐食用量

选工艺:优先选择传统炮制产品

总之,再好的药食同源品,也要对症食用。你有过食用药食同源食品的经历吗?欢迎分享你的故事~

食安调查【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招聘食安调研员,关注食品安全,舆情动态,依法维权,行业促进,欢迎您加入010-57744787010-56212737

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2

上一篇:为什么越补身体越差?营养补充的三大雷区 为什么越补身体越差?营养补充的三大雷...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