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自提的性质认定及相关概念的区分

2020-07-14

门店自提的性质认定及相关概念的区分 ——河南濮阳华龙法院判决李某诉安徽奇瑞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 裁判要旨 门店自提属于第三人代为履行,买卖合同的双方主体并未因此发生变更,经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后,当事人应当积极履行归还购物款或货物的义务。若门店方 【详情】

退还保健品还要缴税?“坑老”新“套路”

2020-07-14

时间:2020年6月3日 地点: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 案由:诈骗罪 案情:被告人尹某某伙同梁某某,通过在网上购买伪造工作证、公章、保安制服,假冒国家老龄委工作人员,以退还保健品钱款需先缴纳税款为由,骗取4名老年人财物共计人民币21万余元。 案情回放 2 【详情】

网购水槽“变矮”,法院判消费者获5倍赔偿

2020-07-14

(记者吴文诩)当前,一些经营者在网络销售商品时会做出 “假1赔5”“假1赔10”等承诺,但在发生纠纷时,消费者和经营者往往会对该条款产生争议。记者从北京互联网法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审理一起网购水槽“变矮”10毫米案件,法院依法判处店家向消费者进行“ 【详情】

健身合同易发纠纷 审慎办卡多加考察

2020-07-0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燃烧我的卡路里”已成为时尚潮流,健身服务行业蓬勃发展。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下,居家健身也成为热议,可以预见,随着疫情逐步控制,加强健身将成为更多人的新选择。然而,健身市场违法违规经营的情况仍时有 【详情】

疫情期间房屋租赁期已满 因隔离无法搬家算违约吗?

2020-07-08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省市采取关闭公共娱乐场所、交通管制的措施,甚至在城市、村镇采取防控措施,以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这些防控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部分房屋租赁合同的正常履行,导致出租方与承租方之间发生纠纷,现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示如下: 租客 【详情】

遇"假发货"或者"被征收" 疫情期网购遇纠纷如何

2020-07-08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护目镜、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成为消费者迫切需要的日常必备用品。消费者在网购防护用品过程中发生的“糟心事”也越来越多。疫情之下,消费者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给出消费维权提示。 糟心事一:防护用品价格涨 【详情】

防疫封小区租客起诉 法官调解退押金和剩余租金

2020-07-08

本来是为客户接待洽谈而租的房子,却因新冠肺炎疫情小区封闭无法使用,租客通过网上立案平台起诉,以不可抗力为由要求解除合同。法官迅速在线调解后,双方达成和解,房东退租户押金和剩余租金4000元,这也是北京市首例涉疫情抗辩租赁合同纠纷实现诉前化解。 【详情】

疫情期间哄抬物价,要依法惩治!

2020-07-08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防疫物资用品成为市? 扒朗只酢保?踩菀壮晌?环ǚ肿臃欠?怖?亩韵蟆W罡呒烊涨肮?嫉牡湫桶咐?校?缸锵右扇舜蠓?岣咚???囊┓?20余种疫情防护用品、药品价格并对公众销售,趁疫情防控之机牟取暴利。最终几名犯罪嫌疑人都受到了惩 【详情】

花费6.8万元买课程中途想退款却遭拒绝 法院判了

2020-07-08

消费者向经营者先预付一定费用,之后按期或按次接受经营者的服务并结算,这种预付式消费如今遍地开花。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记者从广东省高院了解到,预付式消费已成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由此引发的诉讼案件如今越来越多,常见于教育培 【详情】

退课遭拒?法官:“不予退款”格式条款无效

2020-07-08

预付式消费已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记者昨日从广东高院了解到,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预付式消费纠纷的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常见于教育培训、美容、健身、家政等热门消费领域。 经办法官指出,消费者向经营者先预付一定费用,之后按期或按次接受 【详情】

丢失未保价快件 快递公司被判全额赔偿

2020-07-08

丢失未保价快递也可能要全额赔偿损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日前筛选了2019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并进行点评,其中一个涉及快递的案例引人注意。江苏高院期望通过相关案例的发布和解析点评,引导消费者积极理性维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提示广大经 【详情】

同样是假货,“假一赔三”“假一赔十”差别在哪?

2020-07-08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说“假一赔三”和“假一赔十”这两种赔偿方式,同样是买到“假货”,赔偿方式为何不一样呢?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法院近期审理的两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可以释疑解惑。 商家以模糊广告词请君入瓮 被判三倍赔偿 2019年6月,小张在某网络购物平台 【详情】

低价机票真优惠?法院提醒:网络购物需审慎

2020-07-08

近日,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消费者黄小姐在网络平台以价格“由低到高”的排序方式找到并购买了最优惠的低价机票,但出行后发现各项附加费用让“低价”毫无优势。经审理,长宁区法院判决服务平台偿黄小姐1000元,驳回黄小姐其 【详情】

消费遇“坑” 法官以案说法教你维权

2020-07-08

记者近日获悉,2015年以来,辽宁省法院系统共审结各类“毒”食、假药犯罪案件813件。目前,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在与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办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证据审查与法律适用的规定》,加大力度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切实保护消费 【详情】

快递保价六万只赔一千五?法院判定物流公司全额赔偿

2020-07-08

市民杜某通过物流公司保价6万元运输红木古董“八仙桌”不料发现货物毁损,提出索赔,但物流公司仅愿赔偿1500元,于是告上法庭。新快报记者近日从佛山市禅城区法院获悉,最终,法院判决该物流公司向杜某赔偿损失6万元,并返还运输费及保价费1735元。 2019年6 【详情】

一成首付+分期月供,是租车还是卖车?法院这么说

2020-07-08

4月1日,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网站披露了一则由“一成首付+分期月供”产生的汽车消费纠纷。消费者状告“弹个车”欺诈,而“弹个车”却反诉消费者违约,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两年多前,杭州的陈先生在“弹个车”天猫旗舰店看中一款汽车,便以“一成首付+分期月 【详情】

新冠疫情是否属"不可抗力" 法官详解疫情期间合同变更维权要点

2020-07-08

疫情期间限制出行,消费者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旅游、聚餐、培训等计划,原消费合同无法履行,引发消费纠纷。 消费者能否以不可抗力为由取消合同?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和经营者分担损失?不可抗力从何时开始计算?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对这几个问题进 【详情】

买婚房遇上不靠谱中介,赔偿款没了

2020-07-08

给儿子买婚房却遇上了“大麻烦”,铁阿姨将首付款给了房屋中介,房主也和铁阿姨办理了房屋预售登记,结果却因房屋中介未向银行提交手续,导致贷款迟迟未办下来,房主要求解除合同,铁阿姨仅收到首付款,赔偿款没了影,中介公司也不知所终,铁阿姨拒绝配合办 【详情】

"保过班"学费差点"打水漂" 警惕培训机构预付费

2020-07-08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近日召开“学以需为先 育以行为本——海淀法院涉教育培训合同纠纷典型案例发布会”。海淀区教委法制科科长周宗山表示,今年1至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课程转线上的差价、课程设置等问题广受关注。 海淀法院民事审判一庭负责人叶 【详情】

手术医师无在华行医资格 美容门诊部被判三倍赔偿

2020-07-08

梦想通过韩式整容让自己更美,没想到手术医师并无在华行医资格,福建省厦门市消费者余女士为此向某医疗美容门诊部提出欺诈索赔。4月上旬,厦门市思明区法院一审判决美容门诊部退还服务费,另按收费的三倍赔偿消费者34万元多。 消费者:韩国医师未取得在华行 【详情】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