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实现小麦直链淀粉含量精准调控
2025-08-08农业生物育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创制出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小麦新种质,为专用小麦品种改良提供了重要育种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碳水化合物聚合物(CarbohydratePolymers)》上。 直链淀粉含量是决定小麦品质的关键因素,虽然自然界存在天然缺失直链淀粉合成基因TaWaxy的突变体, 【详情】
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
2025-08-07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肥料与施肥技术团队研究发现,优化养分管理模式可实现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相关成果发表在《资源,节约与重复利用(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上。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球25.6%,养分投入占全球50%,但单产水平不到欧美国家的一半。高强度的养分投入导致农田温室气体和活性氮过量排放,阻碍了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 【详情】
破译野猪百万年西迁的基因密码
2025-08-06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编辑技术创新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基因组学(Cell Genomics)》上。 野猪是家猪的祖先,其起源于东南亚热带地区,历经数百万年向西、向北扩散至欧洲和中亚高纬度地区,面临严寒、紫外线减弱等挑战。然而,作为东西 【详情】
张家界市| 宣传桑植白茶,展示帅乡风采
2025-08-047月10至19日,2025年湖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郴州市桂阳县龙潭街道拱极村举行。根据相关流程,桑植县农业农村局组队代表张家界市参赛。按照相关要求选拔了12名符合条件的队员参赛,这12... 【详情】
永州市| 祁阳 “一地三油” 模式结硕果一亩三季油助农增收
2025-08-04祁阳市创新推广的“油茶+花生+油菜”“一地三油”种植模式喜获丰收,通过立体种植实现“一亩油茶三季油、一季更比一季优”,为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开辟新路径。 在白水镇烟塘村的“一地三油”标准化示范... 【详情】
长沙市| 以“一场三池”综合治理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5-08-04近年来,为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和畜禽养殖场户安全生产,长沙市创新开展“一场三池”(畜禽养殖场;农村改厕化粪池、畜禽养殖场户贮粪池和沼气池)综合治理改革试点,促进了试点地现代农业... 【详情】
张家界市| 禁渔“组合拳”出击!桑植鹤峰跨省联动守护溇水清流
2025-08-04为深入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守护溇水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7月30日,桑植县与鹤峰县两地九部门携手,在溇水流域开展跨界联合执法行动,以实际行动筑牢跨省生态保护屏障。 当天,县森林公安... 【详情】
长沙市| 长沙县: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2025-08-04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10年以来,长沙县立足“源头减量、过程控污、清洁治理、高效利用”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有效实现了畜禽保供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2... 【详情】
常德市| 石门县:早稻测产“求解”水稻减肥增效“密码”
2025-08-047月15日,在夹山镇三板桥社区吴志国的承包田里,石门县耕地保护与质量监测中心的技术人员在紧张忙碌着,收割、打谷、测产、采集土壤样品、记载数据……一个试验小区接着一个小区、一组数据连着一组数据,刻苦... 【详情】
娄底市| 从“环保包袱”到“生态资产”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的革新之路
2025-08-04近年来,娄底市通过观念革新、机制创新、技术赋能,探索出一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不仅破解了养殖污染治理难题,更推动了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一、整市推进强基础,构建资源化利用“硬支撑” 自2... 【详情】
深夜抢购3折三文鱼?北京新规让'剩菜'变'宝藏'!
2025-08-01深夜盒马鲜生的“临期专场”准时开抢;午休时分,白领们争相预约“惜食魔法袋”的3折盲盒。这些充满烟火气的场景,正成为北京落实《餐饮行业食品减损技术指南》的生动注脚。7月起实施的这项新规,让“反食品浪费”从口号变成了你我都能参与的日常实践。《指南》鼓励餐饮机构通过打折促销、食物捐赠等方式处置剩余食品。如肯德基“食物驿站”日均捐赠餐食超2000份,“惜食魔法袋”盲盒月均拯救5吨临期食品。朝阳区白领小林就 【详情】
水稻自噬组分通过非自噬途径调控免疫
2025-08-01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发现水稻自噬的两个核心蛋白通过相反调控小G蛋白活性介导稻瘟病抗性,揭示自噬蛋白通过非经典自噬途径调控免疫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自噬是真核生物通过液泡或溶酶体降解并循环再利用细胞内大分子和营养的过程,水稻自噬蛋白是否直接参与稻瘟病抗性,以及调控抗病的机制还不清楚。 该 【详情】
中国农业科学院拓展多双边国际科技合作
2025-07-307月20日至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率团赴瑞士、法国,对相关国际组织、科研机构进行学术访问,深化多双边合作伙伴关系。 代表团访问了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与环境司、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瑞士分中心、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总部、蒙彼利埃大学、法国农业国际合作研究发展中心等,详细了解国际组织发展现状、当地农业科研体系,并就科技创新项目对接、南南合作与对非合作、国际大科学计划实施、人才培养与能力建设 【详情】
冰草基因可提高小麦产量
2025-07-24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解析了该基因在小麦背景下通过正向调控小花育性和抽穗期来提高小麦产量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亩穗数、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三大要素,当亩穗数提升到一定水平时,增加穗粒数是提高产量最具有 【详情】
电化学传感平台可快速智能检测肉品新鲜度
2025-07-14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利用二维层状双氢氧化物载体材料构建了一种镓铜双金属纳米酶电化学传感平台,实现了畜禽肉新鲜度的智能检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肉类在加工、储存及分销过程中易因脂质氧化、蛋白质氧化降解和微生物腐败导致品质劣变。因此,开发快速、便携、智能的肉品新鲜度精准检测 【详情】
儿童餐变“女神餐”,一杯酸梅汤溢价18元,商家割韭菜太离谱!
2025-06-18近日,一则关于椒爱水煮鱼川菜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爆料,该店将儿童餐更名为“小鸟胃女神餐”,仅因新增一杯售价18元的酸梅汤,价格便暴涨近50%。经询问门店确认,两款餐品的主餐内容一致,差价由一杯饮品构成。商家这种在菜品分量与组合均未改变的情况下,仅因新增一杯酸梅汤就加价近50%,难免让人觉得是在玩涨价套路。更令人诟病的是其营销话术。将小份餐食与“女神”标签捆绑,暗含对女性身材的刻板评判,而“小 【详情】
高虾青素棉花新种质创制
2025-06-17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代谢调控与营养强化创新团队联合棉花研究所,成功在棉花中重构虾青素合成途径,创制出富含高价值虾青素的新种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纤维作物,但长期以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纤维本身,占植株生物量大部分的棉秆、棉籽等副产物开发不足,造成资源浪费。挖掘棉副产品的高附加值潜力 【详情】
利用山柳菊基因实现杂交水稻无融合生殖
2025-06-11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基因组编辑及无融合生殖研究创新团队通过整合山柳菊无融合生殖关键基因PpPAR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模块,在杂交水稻中实现了稳定高效的克隆繁殖,为加快水稻无融合生殖技术的生产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 山柳菊具有一种名为“无融合生殖”的特殊繁殖方式。2022年,荷兰科学家从山柳菊中锁定了关键 【详情】
全国禁渔期开启,钓鱼爱好者去这些地方要三思
2025-05-15随着夏季的临近,我国多地相继宣布进入禁渔期,旨在保护和恢复渔业资源,维系水生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禁渔期是政府为了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通过禁止或限制在特定水域进行捕捞作业,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繁衍生息的时间和空间,有效避免了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促进了生态平衡的恢复。今年,我国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以及北纬12度以北(含北部湾在内)的南海,自5月1日12时起统一进入... 【详情】
甘肃省开展为期6个月涉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2025-05-08随着旅游旺季临近,甘肃省即将迎来餐饮消费高峰。为切实提升涉旅餐饮服务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广大游客饮食安全,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开展涉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自今年5月至10月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涉旅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专项检查以网红餐饮门店、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农家乐、机场、车站...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