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维码到二维码,商品“身份证”大升级

2024-10-22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在杭州召开的专题发布会上透露,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商品“身份证”的升级工作,即从一维条码向二维码的全面转型。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我国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深入,也预示着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再次升级。商品条码,作为商品的唯一身份标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商品流通中的关键角色。传统的一维条码通常由13位数字组成,印制在商品的外包装上,方便商家进行库存管理和销售追踪。然而,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消费者需... 【详情】

重磅!食品内部举报有奖励,市监局发新公告出新招!

2024-10-21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举报人实施奖励的公告,旨在鼓励更多内部人员和社会公众主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这一举措不仅彰显了国家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更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根据公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对实名举报企业违法行为的“内部举报人”实施奖励。“内部举报人”的定义广泛,意在鼓励更多了解内幕的人站出来,揭露那些可能危害公众健康... 【详情】

风险分级,精准监管!解读《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办法》

2024-10-18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为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管提供了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指导。这一办法的实施,旨在确保食品从生产到销售再到餐饮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安全标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根据食品类别、业态规模、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风险等级被分为A、B、C、D四级。不同风险等级的企业将接受不同程度的监督检查,实现精准监管。... 【详情】

解读: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多部门齐发力

2024-10-17

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秘书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饮浪费工作的通知》。这一通知的出台,旨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坚决制止婚宴中的餐饮浪费行为,引导社会形成文明、健康、节约的餐饮消费方式。下面就让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的调研员为您带来这一通知的解读。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1.完善婚宴服务协议婚宴服务经营者在与消费者签订服务协议时,应将制止餐饮... 【详情】

食品标签规范(预包装/保健/进口食品)

2024-10-16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食品的选择早已不是单纯的口味与价格的比拼,而是更多地涉及到了健康与安全。作为消费者,我们每天都在与各种各样的食品打交道,但你是否真正了解过那些附着在食品包装上的小小标签?它们不仅是食品的“身份证”,更是保障我们饮食安全的重要防线。一、预包装食品: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外包装上必须标注一系列关键信息:1.基本信息标注要明确标注名称、规格、净含量和生... 【详情】

海关总署放宽:进口水产品和冷冻水果迎来重磅利好!

2024-10-15

2024年,海关总署对进口水产品和冷冻水果产品的准入政策进行了优化,这些新政策的实施对于相关食品进口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根据海关总署的最新优化调整,对进口水产品的检疫准入管理进行了以下规定:1.对于进口水产动物油脂、海洋植物产品(冰鲜、冷冻除外)、干制鱼鳔不再实施检疫准入管理。2.对于同一品种已获准入的该品种的可食用部位(如内脏)均视同获得检疫准入。3.对于同一品种水产品,如冰鲜产品... 【详情】

揭秘!职业打假人的常规操作!

2024-10-14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职业打假人这一群体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他们利用法律规定,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打击,既是维权者也是受益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行业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和问题。本文将带大家详细揭秘职业打假人的“打假”流程,并探讨其法律边界。一、职业打假人的“打假”流程1.找品职业打假人首先会在各电商平台寻找问题产品,如今的市场上,假货和违规产品确实不少,甚至一些大主播和名人带货的... 【详情】

市场监管总局出重拳:严禁制售“特供酒”

2024-10-12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明确严禁制售所谓的“特供酒”。这一举措旨在维护党政机关和军队的形象,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公告中明确指出,“特供酒”是指那些虚假标注或宣传与党政机关和军队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名称、符号、标志性建筑物、官方活动等信息的酒品,这些酒品实际上是假冒伪劣产品。公告从生产、销售、餐饮、广告、宣传、印刷等六个方面,对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具体包... 【详情】

直接进京上访违法吗?答案在这里!

2024-10-11

在当今社会,法律是我们行为的准绳。对于信访检举,我们国家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程序。然而,许多人为了尽快解决问题,可能会选择直接进京上访,这样的行为严格来说不具有合法性。根据《信访工作条例》的规定,信访事项应当逐级进行,以确保程序的正当性和有效性。那么,如果我们需要合法地进行检举,有哪些途径呢?今天,就让小政来告诉大家两个直接由中央处理的合法检举渠道,帮助你依法维权。第一,电话举报。你可以拨打123... 【详情】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普通食品不得宣称保健功能

2024-10-11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其中一些普通食品为了吸引消费者,违规宣称具有保健功能。然而,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违反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保健食品之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这意味着,除了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的保健食品外,其他所有普通食品都不能在标签、说明书或广告中宣称具有保健功能。该... 【详情】

新消法实施,职业打假人将彻夜难眠

2024-10-10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消保法实施条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对职业打假人的影响具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一)法律地位和社会作用的明确化背景分析:职业打假人在过去一直备受争议,其法律地位和社会作用并不完全明确。条例规定:《消保法实施条例》并没有将职业打假人完全排除在消费者范畴之外,而是通过限制其行为来防止权利滥用。影响点拨:这意味着职业打假人在法律上仍有一席... 【详情】

《食品安全法》假一赔十,如何理解商家的“明知”

2024-10-09

如何理解《食品安全法》“假一罚十”条款中,经营者的“明知”?《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根据司法实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认定为经营者的“明知”:(1)销售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食品;比如某些含有非法添加物的食品,经营者若明知其违法仍进行销... 【详情】

定了!明年起,禁止使用

2024-10-09

近日,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随着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修订,它的使用规定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脱氢乙酸钠。它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作为低毒高效的广谱性防腐剂,在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方面表现出色,能有效避免食品霉变。因其价格低廉,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特别是对于面包、糕点等含水量高、质地松软的烘焙食品来说,商家常添加脱氢乙酸钠来延长产品保质期。然而,随着...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这些新规与你有关,收藏!

2024-10-08

在消费市场日益复杂的今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出台为我们的消费生活带来了更明确的保障和规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新规。一、赠品的权益保障过去,一些商家常常以“免费提供”或“赠品”为借口,试图在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逃避责任。但现在《条例》第七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哪怕是以奖励、赠送、试用等形式免费提供的,都必须保证其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这就意味着... 【详情】

最新!食品安全倡议它来了!

2024-09-29

2024食品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及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组织相关企业在京开展食品安全倡议活动。倡议活动以保障消费者权益,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为主题。行业专家和来自全国的17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实际行动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该倡议提出:一、遵守国家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生产、不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详情】

食品变质、过期、异物维权指南

2024-09-26

“民以食为天”,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时常困扰着我们,吃到异物,变质或过期的食物怎么办?别慌,这份法律维权指南将助你维护自身权益,捍卫“舌尖上的安全”。记录证据:一旦发现食品中有异物或变质,立即拍照或录制视频以保留证据。同时,保存好购物小票、发票、购买记录和任何相关的聊天记录。如果因食用问题食品导致健康问题,请立即就医,并保留好相关的医疗记录和费用单据。沟通协商:首先尝试与商家或生产厂家进行沟通,寻...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面对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如何判断其安全?

2024-09-24

我们每日餐桌上的农产品,从鲜美果蔬到肉类海鲜,其质量安全如何确保?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开篇即强调:“销售的农产品应当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就由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为大家解读。它要求所有进入市场的农产品,无论是直接来自农户的初级产品,还是经过加工的企业产品,都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这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基本保障,也是推动农产品市场公平竞争、提升农...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家政策让‘鲜’更有保障

2024-09-19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消费升级的加速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已成为连接田间地头与消费者餐桌的重要桥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支持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冷链物流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断链”问题,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程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明确支持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冷库、冷藏车、预冷设施、分拣包装...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投入品使用乱象怎么破?政府新策来支招!

2024-09-12

随着现代农业的迅猛步伐,农业投入品如化肥、农药、种子及饲料等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它们在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能的同时,也悄然引发了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双重挑战。《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一条的出台,明确界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作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的核心力量,凸显了政府在构筑农产品安全防线中的基石作用。该条款不仅要求政府制定并执行一系列严谨的政策、标准与规范,更强调需构建一套全面而...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源头抓起,打造无污染的农产品生产环境

2024-09-10

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0条的实施,则是从生产环境这一源头入手,有效降低了农产品受到污染的风险,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该条款要求农产品生产者必须对其生产场所及所使用的设施、设备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通过提升生产环境的整体质量,减少因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同时通过规定消毒剂、洗涤剂... 【详情】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