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变质、过期、异物维权指南

2024-09-26

“民以食为天”,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却时常困扰着我们,吃到异物,变质或过期的食物怎么办?别慌,这份法律维权指南将助你维护自身权益,捍卫“舌尖上的安全”。记录证据:一旦发现食品中有异物或变质,立即拍照或录制视频以保留证据。同时,保存好购物小票、发票、购买记录和任何相关的聊天记录。如果因食用问题食品导致健康问题,请立即就医,并保留好相关的医疗记录和费用单据。沟通协商:首先尝试与商家或生产厂家进行沟通,寻...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面对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如何判断其安全?

2024-09-24

我们每日餐桌上的农产品,从鲜美果蔬到肉类海鲜,其质量安全如何确保?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开篇即强调:“销售的农产品应当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就由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为大家解读。它要求所有进入市场的农产品,无论是直接来自农户的初级产品,还是经过加工的企业产品,都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这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基本保障,也是推动农产品市场公平竞争、提升农...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冷链物流,国家政策让‘鲜’更有保障

2024-09-19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消费升级的加速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已成为连接田间地头与消费者餐桌的重要桥梁。《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支持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冷链物流体系,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断链”问题,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程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明确支持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冷库、冷藏车、预冷设施、分拣包装...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投入品使用乱象怎么破?政府新策来支招!

2024-09-12

随着现代农业的迅猛步伐,农业投入品如化肥、农药、种子及饲料等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它们在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效能的同时,也悄然引发了环境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双重挑战。《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一条的出台,明确界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作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的核心力量,凸显了政府在构筑农产品安全防线中的基石作用。该条款不仅要求政府制定并执行一系列严谨的政策、标准与规范,更强调需构建一套全面而...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源头抓起,打造无污染的农产品生产环境

2024-09-10

农产品作为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0条的实施,则是从生产环境这一源头入手,有效降低了农产品受到污染的风险,为公众提供了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该条款要求农产品生产者必须对其生产场所及所使用的设施、设备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通过提升生产环境的整体质量,减少因环境污染而导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同时通过规定消毒剂、洗涤剂...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绿色种植新风尚,教你如何聪明用农药!

2024-09-05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9条规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业投入品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首先强调生产经营者应根据农作物...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施肥打药也有大学问!教你如何聪明用农药!

2024-09-03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药、兽药、肥料、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在提高农产品产量、防治病虫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合理、不科学的使用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关键一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8条就主要规定了农产品生产者在使用农药、兽药、肥料、农用薄膜等...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揭秘农产品‘身份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2024-08-29

在上一篇文章和大家讲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体责任,然而对于这些主体农产品生产记录的建立和保存也是有明确要求,接下来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为大家解答。《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七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并如实记载以下事项:1.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以及使用、停用的日期:确保了农产...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产企业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4-08-27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6条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不具备配备条件的,应当委托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指导。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和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实施良好农业规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地方农产品安全标准大升级,你了解多少?

2024-08-22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为您详细来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5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对于制定地方农产品质量...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废弃物变身:从‘垃圾’到资源的绿色魔法

2024-08-20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产品产地作为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因此,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3条强调“农产品生产者应当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兽药、肥料、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旨在引导农产品生产...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也有‘禁区’?如何守护餐桌安全!

2024-08-15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产品产地作为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带大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需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紧密合作,对农产品产地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调查与监测,掌握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基于调查与监测结果,结合农产...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揭秘!农产品‘体检’,让每一餐都安心无忧

2024-08-13

当我们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美味佳肴时,是否曾想过这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如何得到保障的?那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为您详细讲解一下吧。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就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安全锁”。国家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作为“领航员”,负责制定全国性的风险监测计划,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农产品品种进行精准把控,确保农产品在源头上就远离安全隐患。在国家的统一部署...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错价不是借口,网购达人教你如何智斗商家!

2024-08-08

在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今天,网购以其便捷性、多样性和价格透明度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这个看似透明的市场中,当商家以价格标错为由试图取消订单或要求消费者申请退款时,消费者的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障?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深入解析这一问题,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份详尽的维权指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根据《价格法》及其实施细则,经营者在进行商品销售和提供服务时,必须明码标价,确保价格...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别被‘先涨后降’套路了,教你智斗商家!

2024-08-06

在网购狂潮席卷的当下,不法商家悄然布下陷阱,利用“先提价再促销”和“虚假优惠折价”等诡计,让消费者的钱袋子悄然缩水。面对这样的欺诈行为,我们该如何有效捍卫自己的消费权益呢?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带您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此外,《价格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购未发货就退款,赔偿权你知多少?

2024-08-01

在当今这个网购盛行的时代,轻点鼠标或滑动屏幕,心仪的商品便能快速送达手中,这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享受这份便捷的同时,消费者也时常会遇到一些烦心事,比如商家未按时发货却已退款。那么,在这样的情境下,消费者是否还能进一步要求赔偿呢?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为您进行解答。在网购过程中,如果商家未按照约定时间发货,即构成违约。此时,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并可能根据平台规则...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购赠品出问题,教你如何索赔不手软!

2024-07-30

在当今的网购时代,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常常会采取“买一赠一”或“下单即送赠品”等促销手段。然而,消费者在享受这些优惠的同时,也面临着赠品质量问题的困扰。那么,当赠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消费者是否有权索赔呢?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赠品虽然名义上是“免费”的,但实际上它是商家为了促销而附加给消费者的一种商品,其成本已经隐含在消费者... 【详情】

买到假货别慌!展会撤了、柜台没了,这样维权超管用!

2024-07-19

在热闹非凡的展会现场或是日常逛街的柜台边,我们满怀期待地挑选心仪的商品,却不料有时会遭遇买到假货的尴尬与无奈。更糟的是,当你发现商品问题时,展会已落下帷幕,柜台也已悄然撤离,这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维权呢?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来为您进行解答。 首先关于买到假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避开消费陷阱!这些不公平条款,你中招了吗?

2024-07-17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格式条款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易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合同中。然而,一些商家利用格式条款的便利性,制定了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就以店内“自带酒水一律没收不予返还”这一典型不公平格式条款为例,结合相关新政策,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讨。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一方为与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交易而预先拟定,且不允许相对人对其内容作任何变更的合同...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你几招应对商家‘拒票’小把戏

2024-07-12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发票不仅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凭证,更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但有时候在实际交易中,部分商家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为消费者开具发票,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探讨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时,消费者应如何应对。发票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经营... 【详情】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