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绿色种植新风尚,教你如何聪明用农药!

2024-09-05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9条规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肥料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业投入品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首先强调生产经营者应根据农作物...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施肥打药也有大学问!教你如何聪明用农药!

2024-09-03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农药、兽药、肥料、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在提高农产品产量、防治病虫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不合理、不科学的使用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管理,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的关键一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8条就主要规定了农产品生产者在使用农药、兽药、肥料、农用薄膜等...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揭秘农产品‘身份证’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2024-08-29

在上一篇文章和大家讲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体责任,然而对于这些主体农产品生产记录的建立和保存也是有明确要求,接下来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为大家解答。《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七条,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并如实记载以下事项:1.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以及使用、停用的日期:确保了农产...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产企业如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24-08-27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6条规定:“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应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不具备配备条件的,应当委托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指导。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和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实施良好农业规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地方农产品安全标准大升级,你了解多少?

2024-08-22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为您详细来讲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5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对于制定地方农产品质量...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废弃物变身:从‘垃圾’到资源的绿色魔法

2024-08-20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产品产地作为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因此,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处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3条强调“农产品生产者应当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兽药、肥料、农用薄膜等农业投入品。”旨在引导农产品生产...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也有‘禁区’?如何守护餐桌安全!

2024-08-15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产品产地作为农产品生产的源头,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带大家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需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紧密合作,对农产品产地进行全面、系统的安全调查与监测,掌握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基于调查与监测结果,结合农产... 【详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揭秘!农产品‘体检’,让每一餐都安心无忧

2024-08-13

当我们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美味佳肴时,是否曾想过这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如何得到保障的?那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为您详细讲解一下吧。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就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制度,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安全锁”。国家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作为“领航员”,负责制定全国性的风险监测计划,针对重点区域和重点农产品品种进行精准把控,确保农产品在源头上就远离安全隐患。在国家的统一部署...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错价不是借口,网购达人教你如何智斗商家!

2024-08-08

在电子商务日新月异的今天,网购以其便捷性、多样性和价格透明度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在这个看似透明的市场中,当商家以价格标错为由试图取消订单或要求消费者申请退款时,消费者的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障?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深入解析这一问题,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份详尽的维权指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根据《价格法》及其实施细则,经营者在进行商品销售和提供服务时,必须明码标价,确保价格...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别被‘先涨后降’套路了,教你智斗商家!

2024-08-06

在网购狂潮席卷的当下,不法商家悄然布下陷阱,利用“先提价再促销”和“虚假优惠折价”等诡计,让消费者的钱袋子悄然缩水。面对这样的欺诈行为,我们该如何有效捍卫自己的消费权益呢?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带您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了,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此外,《价格法》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购未发货就退款,赔偿权你知多少?

2024-08-01

在当今这个网购盛行的时代,轻点鼠标或滑动屏幕,心仪的商品便能快速送达手中,这无疑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在享受这份便捷的同时,消费者也时常会遇到一些烦心事,比如商家未按时发货却已退款。那么,在这样的情境下,消费者是否还能进一步要求赔偿呢?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为您进行解答。在网购过程中,如果商家未按照约定时间发货,即构成违约。此时,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并可能根据平台规则...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购赠品出问题,教你如何索赔不手软!

2024-07-30

在当今的网购时代,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常常会采取“买一赠一”或“下单即送赠品”等促销手段。然而,消费者在享受这些优惠的同时,也面临着赠品质量问题的困扰。那么,当赠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消费者是否有权索赔呢?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赠品虽然名义上是“免费”的,但实际上它是商家为了促销而附加给消费者的一种商品,其成本已经隐含在消费者... 【详情】

买到假货别慌!展会撤了、柜台没了,这样维权超管用!

2024-07-19

在热闹非凡的展会现场或是日常逛街的柜台边,我们满怀期待地挑选心仪的商品,却不料有时会遭遇买到假货的尴尬与无奈。更糟的是,当你发现商品问题时,展会已落下帷幕,柜台也已悄然撤离,这时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维权呢?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来为您进行解答。 首先关于买到假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避开消费陷阱!这些不公平条款,你中招了吗?

2024-07-17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格式条款作为一种便捷的交易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合同中。然而,一些商家利用格式条款的便利性,制定了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就以店内“自带酒水一律没收不予返还”这一典型不公平格式条款为例,结合相关新政策,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探讨。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一方为与不特定的多数人进行交易而预先拟定,且不允许相对人对其内容作任何变更的合同...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教你几招应对商家‘拒票’小把戏

2024-07-12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发票不仅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凭证,更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但有时候在实际交易中,部分商家可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为消费者开具发票,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探讨商家拒绝开具发票时,消费者应如何应对。发票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也是审计机关、税务机关执法检查的重要依据。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经营...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强买强卖?学会这几招,守护你的消费自由!

2024-07-10

在日常购物中,你是否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试穿了一件衣服后,却被卖家以各种原因强迫购买?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强买强卖”。那么,当强买强卖发生时,我们消费者应该怎么办呢?这种行为又违反了哪些法律规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将带您逐一了解。所谓的强买强卖,就是指在商品交易中,商家以不正当手段强迫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除了上述的试穿衣服被强迫购买,还有旅游时的强制消费,线上购物的强制搭... 【详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这几招,让坐地起价的商家无处可逃!

2024-07-09

我们在日常购物中,有时会遭遇到商家突然提高商品价格,即所谓的“坐地起价”现象。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针对于这个问题,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的解读。稍微的“坐地起价”就是指商家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无正当理由突然大幅度提高价格,甚至超过正常市场价格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特殊时期(如节假日、自然灾害后)或供不应求的... 【详情】

《食品安全法》虚假食品标签?消费者需警惕的陷阱!

2024-07-08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①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②成分或者配料表;③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④保质期;⑤产品标准代号;⑥贮存条件;⑦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⑧生产许可证编号;⑨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应当标明的其他事项。”接下来由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食安调研员来和您讲解一下。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食品信... 【详情】

《食品安全法》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2024-07-05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与日俱增,而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在这方面也占很大的主体责任,接下来由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来为您进行讲解。《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加强食品检验工作,并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还要通过培训提升职工的食品安全意识... 【详情】

《食品安全法》谁在撒谎?揭秘虚假广告背后的秘密!

2024-07-04

在当今商业繁荣的时代,广告作为商品信息的传递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不惜采用虚假广告的手法欺骗消费者,就由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的法制宣传员带您了解如何维护消费者权益。一些商家为了吸引眼球、提高销量,发布虚假广告。通过夸大宣传、美化产品形象等手段,误导消费者购买不符合标准的食品。例如,有些广告宣称某种食品具有神奇的保健功能,能够治愈各种疾病,但实际上这些... 【详情】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