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真假蜂蜜及假蜂蜜的危害
2025-09-17蜂蜜因其天然滋养功效深受喜爱,但市场上假蜂蜜泛滥,不仅无营养,还暗藏健康风险。掌握辨别方法和了解危害至关重要。下面由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安全中心为大家讲解。一、如何辨别真假蜂蜜?1. 看外观真蜂蜜颜色随花种变化,呈浅黄、琥珀等自然色调,通常半透明或略浑浊,有自然光泽,内部可能含有少量花粉、蜂蜡等沉淀。假蜂蜜颜色过于均匀或艳丽,有时出现块状沉淀。2. 闻气味真蜂蜜散发出淡淡的自然花香,与蜜源植物相关 【详情】
进口食品≠安全:看懂进口食品标签上的关键信息
2025-09-16进口食品并非“安全”的代名词,真正守护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我们学会读懂标签背后的“身份证”。标签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消费者判断食品品质与健康风险的重要依据。掌握以下几点,助你轻松避开消费陷阱,吃得明白又放心。一、认准“中文标签”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正规进口食品必须附有与外文标签一致的中文标签,清晰标注品名、原产国、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及经销商信息。无中文标签的“海淘”或代购食品,往往未经检验 【详情】
买到问题食品,该如何维权索赔
2025-09-16买到问题食品,该怎么解决,下面由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为您说明。当消费者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时,可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主张权益。该条款明确,消费者既可以向经营者索赔,也可直接向生产者索赔,生产经营者需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且不得推诿。赔偿范围包括两部分:一是实际损失(如医疗费、误工费等),二是惩罚性赔偿,标准为“价款十倍或损失三倍”,若增加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则按 【详情】
西贝换油背后:“非转基因”标签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2025-09-15近日,西贝发布道歉信,其中提到将所有使用大豆油烹调的菜品调整为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油”。这一举措让“非转基因”标签再次成为热议焦点。那食品包装上这个标识究竟代表着什么?它是更健康、更安全的选择?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信息员为大家说明。所谓“非转基因”,指的是产品未使用经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的作物作为原料。在我国,仅允许对大豆、玉米等目录内已有转基因作物加工品标注“非转基因”,其他作物标注可能 【详情】
预制菜方便快捷:选购和加热时,这些安全细节要注意
2025-09-15预制菜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成为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好帮手”。然而,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其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选购到加热,每一个环节都需谨慎,确保吃得安心。下面由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的小编带大家学习需要注意的环节。一、选购环节优先正规商超或品牌官网,查看商家食品经营许可证,拒绝“三无产品”。重点关注生产日期(选近期产品)、保质期、成分表(少添加剂为佳)及致敏原提示。确保密封完好,无 【详情】
别被“网红食品”忽悠!3类高风险网红零食避雷指南
2025-09-15如今,“网红食品”凭借高颜值包装、流量推广和猎奇口感刷屏网络,成为不少人追捧的对象。但光鲜营销背后,部分产品暗藏安全隐患。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小编提醒您需警惕以下三类高风险网红零食,理性避坑。第一类:成分模糊的“三无”手工制品部分网红手工零食(如自制糕点、私房辣酱等)以“无添加”“纯天然”为卖点,实则缺乏生产许可、配料表和保质期等基本信息。小作坊生产环境堪忧,原料来源不明,易滋生细菌。更有不良 【详情】
“纯天然”就一定安全吗?揭秘身边的天然毒素
2025-09-12“纯天然”常被奉为安全的代名词,不少人觉得源自自然的食材或植物便等同于无害。然而,自然界中潜藏着诸多天然毒素,它们可能隐匿在日常食物或常见植物中,稍不留意就可能威胁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作为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的信息员,今天就带大家揭开这些“天然杀手”的面纱。植物界堪称天然毒素的“重灾区”,就连我们常吃的蔬菜也暗藏风险。发芽的土豆会大量生成龙葵素,这种毒素不仅会强烈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恶心、呕吐 【详情】
隔夜菜有毒?亚硝酸盐的真相
2025-09-12“隔夜菜有毒”的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核心争议点集中在亚硝酸盐的产生与危害上。但“有毒”并非绝对结论——亚硝酸盐的含量受食材种类、储存方式、储存时长等多重因素影响,需科学拆解才能看清真相。亚硝酸盐本身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也天然存在于一些蔬菜和水中。但进入人体后,与胃内蛋白质分解产生的胺类物质结合,在酸性环境下会生成亚硝胺——这是国际公认的 “一类致癌物”,长期摄入可能增加消化系统癌症风险。世界卫 【详情】
零反式脂肪酸,吃下去却不是0!你必须知道的‘0.3克陷阱’
2025-09-11看到包装上醒目的“零反式脂肪酸”标识,你是否就放心地放入购物车?然而,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宣传员要提醒大家,这样的标注并不意味着食品中绝对不含反式脂肪酸,背后藏着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细节。那可能很多人会问了:既然标了“零”,为什么还可能有反式脂肪酸?这是依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只要每 100 克或 100 毫升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 克,就符合标注 “零反式脂肪酸” 的 【详情】
有机与绿色:解码安全食品的 “双重标准"
2025-09-10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都主打生态环保和健康安全的理念,但它们在标准、理念、认证体系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接下来由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信息员为大家详细介绍。一、核心定义与起源差异二、认证标准与体系不同有机食品采用国际通行的严格标准,认证过程复杂,要求生产基地在三年内未使用过违禁物质,且每年需接受复审。绿色食品是中国特有的认证体系,分为A级和AA级。A级允许限量使用部分化学合成物质;AA级则接近 【详情】
黄曲霉毒素:揭秘日常食材中的隐形杀手
2025-09-10黄曲霉毒素的发现,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在英国的一场神秘而致命的动物疫情,史称“火鸡X病”。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一类致癌物,其毒性远超砒霜,且具有极强的耐热性和稳定性,在日常烹饪温度下难以被破坏,堪称隐藏在食材中的“隐形杀手”。下面由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的小编带大家揭开它的真面目。这位“隐形杀手”最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滋生, 【详情】
揭秘“低脂”“无糖”的门槛,踩线就是虚假宣传
2025-09-09不少人在选购食品时,会被“低脂”“无糖”“高钙”等标签吸引,认为这类产品更健康。但这些声称真的有统一标准吗?还是商家的营销噱头?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信息员为你揭开真相。一、低脂≠无油依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低脂”有明确门槛:固体食品:脂肪含量≤3克/100克(如低脂饼干);液体食品:脂肪含量≤1.5克/100毫升(如低脂牛奶)。如果脂肪含量低于0.5克/100克(或毫升),才 【详情】
揭开食品添加剂的神秘面纱
2025-09-09逛超市时,你是否常被“无添加”“零防腐剂”的标签吸引?潜意识里,“食品添加剂”似乎成了“不健康”的代名词。甚至将其与“非法添加物”画上等号。在此,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小编要告诉你在现代食品工业体系中,合规的食品添加剂不仅是安全的,更是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品质的“幕后功臣”。食品添加剂到底是什么?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它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的 【详情】
揭秘洪水过后,未开封瓶装水的“饮用真相”
2025-09-09洪水过后,干净水源成了稀缺资源,不少人看着被洪水浸泡过的未开封瓶装水犯了难:外表没破损,到底能不能喝?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与大家揭秘其“饮用真相”。首先要明确:洪水浸泡过的未开封瓶装水,不建议直接饮用。洪水并非普通积水,它在流动过程中会裹挟生活垃圾、动物尸体、工业废料等,携带大量病菌、病毒、重金属及化学污染物。即便瓶装水没有开封,其包装也存在“漏洞”,螺旋盖、拉环盖等设计无法完全 【详情】
如何清洗蔬果避免农药残留
2025-09-09清洗蔬果去除农残,需结合农残类型和蔬果特性,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小编带您学习以下经过实践验证的科学有效小妙招。一、基础通用清洗法1.流动清水冲洗方法:蔬果置于流动水下,轻揉或擦拭表面30秒~1分钟;叶菜掰开叶片,果菜(番茄、黄瓜)转动冲洗。原理:利用水流冲击力,带走蔬果表面未渗透的水溶性农残(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是去除农残的“第一道防线”。适用:所有蔬果,尤其表皮光滑、无蜡质的 【详情】
生活中如何防范食物中毒
2025-09-08食物中毒,这一看似遥远的词汇,实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如同隐形的敌人,潜伏在不当的食品处理与食用过程中,一旦疏忽,便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然而,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加注意,便能有效防范这一风险。一、采购环节:精心挑选,源头把关选择正规渠道:前往正规超市或农贸市场,确保商家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细查生产信息:仔细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确保食材新鲜。观察食 【详情】
教你 3 秒识别零食“三高”,再也不怕吃错
2025-09-05拿起零食却看不懂成分表?很多人因不了解判断标准,不知不觉摄入过多脂肪、糖和盐,长期下来可能增加健康负担。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信息员教你掌握几个关键数字从而快速识别。高脂食品:当营养成分表中脂肪的NRV%(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20%,或每100克食品含脂肪≥20克时,就属于高脂食品。常见于油炸零食、奶油制品和肥肉加工品。注意某些标榜“非油炸”的薯片,其脂肪NRV%可能仍高达25%。高盐 【详情】
减肥党必看!NRV%决定你吃进去的是营养还是负担
2025-08-21你是否曾在超市货架前对着零食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发呆?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数值后总跟着一个“NRV%”,这个神秘百分比究竟藏着什么健康密码?今天,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监督员就用最通俗的方式为大家说明。NRV%中文全称是“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是基于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每日2000大卡标准计算得出的科学参考值。简单说就是每份食品中的某营养素,占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量的比例。比如一包饼干的钠含量 【详情】
南北方人达成共识:往主食里加一把它,营养立刻翻倍
2025-08-19在我国“南米北面”的饮食传统已延续千年。但现代精加工的主食正面临营养短板。无论是南方的白米饭还是北方的面食,在精加工过程中都流失了大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数据显示,精米白面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75%,但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营养所剩无几。今天,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宣传员为大家介绍一种营养全面的食物——藜麦。藜麦原产于南美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誉为“全营养食物”。和精米白面比,它的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