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知识134:食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肉类会导致健康危险!

2023-08-25

你可曾想过,你每天进食的肉类是否安全无忧?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常常潜藏着致命的食源性疾病,可能导致病患甚至死亡。让我们了解一下相关案例以及法律规定。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虫隐藏在肉类中的危险让我们来看一下案例,了解食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肉类带来的可怕后果。曾经发生在东北地区的肺吸虫病例:因食用了生醉和未煮熟的来自小溪沟的喇蛄,导致大量肺吸虫感染的病例出现。这个事件... 【详情】

食安知识133:痛风与海鲜-科学告诉你真相!

2023-08-25

大家都知道,痛风和高嘌呤食物总是挂钩的。但其实,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我们来揭开海鲜与痛风之间的神秘面纱,看看科学究竟告诉我们什么吧!我们总是认为高尿酸与痛风息息相关,而且还以为只要管住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事实却要更复杂一些。据科学研究,痛风发作有80%是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仅有20%与饮食有关。这意味着,即使你吃得再清淡,尿酸也可能持续升高。大家对海鲜似乎总是抱有戒心,担心它... 【详情】

食安知识132:需警惕!气血不足时慎吃的食物有哪些?

2023-08-25

吃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我们的饮食习惯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气血不足的人来说,选择适合的补养食物很重要。气血不足吃什么?如果您有气血不足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鸭肝、猪血)、红枣、核桃、山药、红豆、阿胶、桂圆、葡萄干、南瓜、羊肉、小米、牛肉、虾、猪肝、枸杞和菠菜等。这些食物富含铁、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补充体内的气血。不能... 【详情】

食安知识131:意外险是否包括食物中毒的保障?

2023-08-25

吃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不小心吃到有问题的食物,导致食物中毒。那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能否通过意外险来报销医疗费用呢?免责条款有些意外险在免责范围中明确规定了食物中毒的情况。比如,如果被保险人因为食物中毒、高原反应、中暑、从事高危运动而发生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将不承担理赔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享用美食时不慎食物中毒,你将需要自己承担医疗费用。集体与个案然而,有些... 【详情】

食安知识130:中暑了千万不要直接多喝水!

2023-08-15

夏季来临,中暑问题备受关注。有人说中暑后多喝白开水可以快速补充水分,但其实这个做法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误区揭秘:多喝水并非良策流言:中暑后多喝白开水可以补充大量水分,缓解中暑症状。事实: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大量饮水会造成急性胃潴留,甚至引发热痉挛。中暑会使体内电解质紊乱,大量饮水会进一步扰乱体内平衡,加重问题。正确补水:少量多次、选择淡盐水那么,正确的饮水方式是什么呢?首先,要记住,少... 【详情】

食安知识129:夏日必吃美味:掌握西瓜的食用技巧

2023-08-15

西瓜是夏季最受欢迎的水果之一,口感清爽且美味诱人。然而,我们在食用西瓜时需要注意合理的食用量和正确的存放方法,以确保安全和品质。首先,我们要注意控制西瓜的食用量。因为西瓜的饱腹感较低且口感好,很容易导致过量摄入。如果吃了很多西瓜,可以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以维持平衡的饮食。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西瓜的含糖量一般在10%左右,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适量食用。对于肠道比较健康... 【详情】

食安知识128:什么人不适合喝椰子?椰子该如何存放?

2023-08-15

椰子水是一种清香甜美的饮品,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然而,我们在享用椰子水时需要注意适量食用,并进行科学的存放,以确保其安全和品质。新鲜椰子水呈无色或接近透明的状态,具有天然的清香和甜味。它富含钾元素,但对于需要限制钾摄入的人群来说,不要过多的摄入椰子水。此外,椰子汁、椰奶和椰肉等含有较高脂肪或糖分,因此需控制食用量,以维持平衡饮食。椰子的存放也有一定讲究。科学的存放是确保椰子水质量的关键。如果不适当... 【详情】

食安知识127:想保护心脏,别再吃这些食品了!

2023-08-15

反式脂肪酸被称为“心脏老化剂”,因为它会升高身体内的坏胆固醇水平,降低好胆固醇水平,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等。在我们的饮食中,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包括饼干、糕点、油饼、油条、膨化食品、咖啡伴侣、方便面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反式脂肪酸的入量不应超过2克。因此,在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配料表以及营养成分表,查看是否含有植脂末、奶粉、起酥油、人造奶油、氢化植物油等成... 【详情】

食安知识126:食安封签-外卖配送的安全保障

2023-08-15

外卖食品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但监管的步伐却未能跟得上快速发展的行业。配送过程中偶有发生外卖被偷吃、加入异物等事件,暴露出一些安全隐患。但现在越来越多外卖的封口处都贴上了一次性封口包装件“食安封签”,这种标签能够确保外卖由商家到消费者的过程中不受外界影响,并且也方便消费者能够确认餐食是否完好。使用“食安封签”能够更低成本有效区分送餐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上海发布的管理办法也进一步明确了餐饮服务提供者、配送... 【详情】

食安知识125:戊型肝炎警钟!夏季高发,小心饮食安全

2023-08-15

南京市民任先生非常热爱吃烧烤,然而最近他的身体开始出现了各种症状:低热、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经过就诊,任先生被确诊患上了戊型肝炎,这让他大感意外。戊型肝炎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播性疾病,我国是戊型肝炎的高发国家,发病人数已超过甲型肝炎。此病多在春夏季节发作,潜伏期一般为2-8周。典型的症状包括厌油、食欲下降、黄疸及疲乏感。对于孕妇和抵抗力较差的老年人来说,感染戊肝还可能导致肝功能... 【详情】

食安知识124:糖分不仅伤害牙齿还让皮肤老化加速!

2023-08-15

我们都知道吃糖过多对身体有一定危害,但爱吃甜食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过量的糖分不仅会伤害牙齿健康,还会加速皮肤的老化,甚至会对眼睛产生影响!糖分提供口腔细菌生长的"舒适"环境,细菌和糖联合起来会逐渐把牙齿糟蹋掉,最终导致龋齿和牙齿丧失,造成咀嚼困难。吃太多添加糖还会加速皮肤的老化进程。葡萄糖会糖化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加速皮肤的衰老。而高糖饮食还会增加近视的风险,特别是青少年,常吃甜食的青少年视力... 【详情】

食安知识123:科研机为何成了欺诈商贩的招牌?

2023-08-15

最近这几年,许多打着“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研发或推荐的食品走红,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然而,真相却令人失望。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所谓科研食品的实测值明显低于标签标示值。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食品的出现与农科院等研究机构并没有实质性的关联。一些企业或机构打着科研机构的旗号将名不副实的“科研食品”混入市场,甚至混入伪劣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这种虚假宣传对科研机构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农科院等研究机构应该敢于... 【详情】

食安知识122:暴雨天气要小心食源性疾病!

2023-08-15

最近多地都受到了台风的影响,暴雨天气也随之而来。在暴雨和洪涝期间,食源性疾病更容易发生。因此,在食物方面,我们需要格外小心。当洪涝灾害发生时,水淹会使食物变质,容易受到污染。还有些禽畜可能会因此死亡,不可工食用,以免传播疾病。因此,在选择肉类食品时,一定要注意外观和色泽,看看有无淤血水肿、囊肿和污染等情况。同时,在夏季这个季节,蚊蝇繁殖得更多,容易传染细菌、霉菌及各种化学物质污染,食品也容易受感染... 【详情】

食安知识121:榴莲的甜蜜陷阱:这些患者要小心了!

2023-08-15

榴莲,这个香甜软糯的水果,获得了不少人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是让人欲罢不能。不过,今天我们要揭露的是榴莲的另一面,像是糖尿病、脂肪肝以及高血压患者等都要小心了,榴莲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宜食用的哦。榴莲的热量和糖分含量都高的惊人,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榴莲属于高脂水果,里面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多吃榴莲会导致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升高,这对于血脂胆固醇高或者患有脂肪肝的人来说可不是好消息;血压高的朋友们也要小... 【详情】

食安知识120:等锅冒烟再下菜,靠谱吗?

2023-08-15

大家听没听过一种说法,要等锅里的油冒烟了再下菜?这是老一辈的人的做菜习惯,不少人在学做饭时也将这个点奉为做菜宗旨。不过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因为以前的油含有很多杂质,而油冒烟则意味着大部分杂质已经挥发了。但现在的食用油都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工艺,所以烟点比较高,不容易冒烟。正常的食用油的烟点一般不超过180℃,如果油锅冒烟了,说明温度已经超过200℃了。在这么高的温度下,油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人体必需脂... 【详情】

食安知识119:食物中毒与医保报销:了解你的权益

2023-08-15

食物中毒是谁也不想发生的健康问题,但有时候意外发生了谁也无法抗拒,那如果发生了这种问题,与之相对应的医保该如何报销呢?事实上,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食物中毒属于意外伤害范畴,可以在医疗保险范围内报销。当发生食物中毒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到医院进行治疗。医院会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给予抗生素、补液等。这些治疗费用可以在医疗保险范围内得到报销。但需要注意的是,医疗保险只能报销合理、必要的医疗费用。... 【详情】

食安知识118:西红柿里面都是芽,是不是激素超标?

2023-08-15

大家有没有发现,有时候切开的西红柿里面竟然长出了小小的芽芽?别慌!其实,这不只是西红柿有这种“芽芽”奇观,草莓、南瓜、木瓜、玉米、柑橘,甚至还有更多的蔬菜水果也有这样的情况!其实这是胎萌现象。所谓胎萌现象,就是种子在果实内发芽的自然现象。它跟基因突变、激素超标完全没有关系。这是母体上的种子急不可耐,早早地就开始发芽了,才产生了这种情况。那发了芽的瓜果到底能不能吃呢?一般情况下,吃还是可以的,但是要... 【详情】

食安知识117:巧克力表面出现白斑白霜是不是变质了?

2023-08-15

巧克力可谓是甜品爱好者的心头好了,但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它的表面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白斑白霜。别紧张!别扔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是怎么一回事!首先,让我们来揭开“白霜”的谜团。当巧克力长时间在25℃以上的温度下,熔点较低的油脂会熔化并渗出到巧克力表面。随着温度的下降,这些油脂会重新结晶,形成那些花白的“脂霜”。还有一个“白斑”的问题也要提一下。当相对湿度较高时,巧克力表面的湿气增加,导致糖晶体溶解。但是... 【详情】

食安知识116:西瓜放冰箱竟引发食物中毒,医生揭秘真相

2023-08-15

吉林松原市的张先生花10元购买了一块西瓜,吃了一半后把剩下的放进冰箱冷藏。然而,两天后全家人因食用这块西瓜而集体住院,医疗费总计达到了5400元。张先生表示,当天他购买了一半的西瓜,切了一块吃掉,剩下的放进了冰箱。两天后拿出来食用后不久,全家的淋巴结开始肿胀。当晚,他们相继呕吐,最终在凌晨3点半赶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医生提醒说,切开的西瓜放进冰箱最好不要超过12小时,以免细菌滋生。西瓜... 【详情】

食安知识115:痛风患者能放心吃的海鲜,你知道吗?

2023-08-15

大家都知道,痛风和高嘌呤食物总是挂钩的。但其实,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我们来揭开海鲜与痛风之间的神秘面纱,看看科学究竟告诉我们什么吧!我们总是认为高尿酸与痛风息息相关,而且还以为只要管住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然而,事实却要更复杂一些。据科学研究,痛风发作有80%是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仅有20%与饮食有关。这意味着,即使你吃得再清淡,尿酸也可能持续升高。大家对海鲜似乎总是抱有戒心,担心它... 【详情】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综合资讯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法制调研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中心 政讯通·全国食品安全发展促进中心